2020年高考大纲将做重大修订! 2019年高考要小心这几点
作者:佚名 时间:2018/9/11 16:42:2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723
2019高考理科综合将坚持把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向学生提供新知识或原有知识的延伸拓展信息,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如化学试题可能增加化学反应图形和性能关联图形的体裁,让学生在获得化学信息的基础上,回归到基本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知识中去。通过延伸基本知识,在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究精神方面也进行积极探索。
物理学科通过将动量和近代物理作为必考内容进行考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更多有力工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实际现象,理解更深层次问题。
生物学科要求学生能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科学表达等;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预测的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语文
1.阅读
阅读类题目,应该强化答题规范。无论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还是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答题都有其特点和规范。
就客观题而言,一定要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落实每个选项中的理解和说法是否正确,切不可无视文本,仅凭感觉和印象就加以判断;确定错误选项时,不能认定某个选项错了就立即确定答案,一定要在落实所有选项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抓大放小”,确定答案。
就主观题而言,一是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如“×××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和“总结×××的形象特点”看似都在问人物形象,但答题的思路不同:前者需要先概括人物形象,再从不同角度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后者直接进行分析即可。二是要规范作答。在答题时,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虽然可能都要进行概括和分析,做到条理清晰,表述严密,逻辑合理,语言通畅,但表述的用语体系是不同的。
例如小说中“设置情节”“形象特点”,传记中的“组织材料”“精神品质”等就是这种区别的体现。
2.积累
(1)古代文化常识主要出现在文言、古诗阅读中,在现代文中并不常见常用,理解记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即便记住了,也常会遗忘,所以要反复进行复习。不仅要复习课文中出现过的,还要复习科举教育、风俗礼仪、姓名称谓、天文历法等方面那些未必在课文中出现过的古代文化常识。
例如:2016年考到的“移疾”,作为官员要求隐退的委婉语,在课文中并没有出现过。古代文化常识虽然内容庞杂,但要求掌握的限于常识,比较生僻的内容就不再是常识,积累的必要性不大。
(2)理解性默写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因对提示信息把握不当而写错句子,出现错别字。因此,背诵时,要吃透其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例如:《登飞来峰》中的“自缘身在最高层”和《题西林壁》中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容易混淆,弄清各自的含义就不会错了。
另外,针对前期在复习中容易出错的字,要动手写写,确保准确掌握。如《劝学》中的“而致千里”“无以至千里”两句中的“致”“至”二字,《登高》中的“霜鬓”等。
(3)一些近义成语原本就不易区分,像“不孚众望”“不负众望”“一视同仁”“一概而论”等。因此,在复习成语时,除了要了解意思,更要掌握其特定的用法,如适用对象、感情色彩、褒贬谦敬等。
3.作文
然后,关于作文,总体来说就是多读多练。拿写议论文和时评文来说,在于同学们高一高二时多看各类文学作品。在不耽误学习的条件下看看书是很放松而且培养气质提高写作水平的。而放假时多看看新闻,不仅可以让同学们的观点令人眼前一亮,高考后自主招生面试时也会游刃有余。加上平时多积累名言、定期练笔,作文就搞定了。
数学
1、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基础
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确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要扎扎实实,对每个知识点都要理解透彻,明确它们要求以及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
2、阶段自查,归因提升
每次订正试卷或作业时,在做错的试题旁边要写明做错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找不到解题着手点;
(2)概念不清、似懂非懂;
(3)概念或原理的应用有问题;
(4)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和综合有问题;
(5)情景设计看不懂;
(6)不熟练,时间不够;
(7)粗心,或算错。
以上方法经过一个阶段自查,建立一份个人补差档案。通过边查边改,重复犯的错误一定会越来越少。同时,随着自我认识的不断完善,也有利于考试时增强自信心。
3、强化定时训练,及时反馈矫正
学好数学要做大量的题,但反过来做了大量的题,数学不一定好,因此要提高解题的效率,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定式训练是必要的。
(1)要有针对性地做题,典型的题目,应该规范地完成,同时还应了解自己,有选择地做一些课外的题,但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
(2)是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
(3)提高计算能力。
4、回归课本,抓住考纲
尽管复习时间紧张,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复习才有实效。
5、加强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渗透
着眼于理解数学,真正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而不是靠题海战术取胜,通过分析典型问题解题过程,熟练解题,提高解题能力。
英语
1.语法训练题要少做但要精做
从近年来高考改革趋势及英语语法试题命题的走向来看,“基础、常见、实用”这六字方针是语法试题的命题原则。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基础、常见和实用的语法题目的训练,注重梳理。高考语法题有极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要知道,学习语法的目的是促进语言的运用能力的发展。平时要对语法中的疑点、难点做好记录,并配合典型的语法练习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要牢记“题不在多做,而在精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语篇训练要多做并限时做
将语篇训练作为贯穿高三英语复习的主线是十分明智的,因为这是新课程标准、考纲所要求的。语篇训练不仅包括阅读理解,还包括完形填空、七选五、写作等。
根据高考改革,英语高考越来越重视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考生在做阅读理解练习时,一定要限定时间,根据高考试卷对阅读理解题限时的要求,应限制在30分钟内读完3+1(3篇阅读+1篇七选五)篇短文并完成10+5(10道阅读+5道七选五)道小题的选择。在选择正确答案时,要充分利用平常所学过的阅读技巧。如寻找主题句、猜词、推理、跳读、略读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除了教材,平时也要多阅读英语报纸杂志,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提高对不同题材和体裁文章的熟悉度以便获取更多的背景知识和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