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育年终盘点:20项重点政策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作者:不详  时间:2018/12/28 19:13:51  来源:人民网转载  人气:490
  17. 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等文件,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基础地位。“新时代高教40条”坚持“以本为本”,全面推进“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针对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为牵引,提出系列创新举措,打出改革“组合拳”,包括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学生刻苦学习,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打造一流本科专业,推进慕课建、用、学、管,深化协同育人机制,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强化主体责任等举措。
  18. 加强新时代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9月,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管理办法》。这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做出的进一步调整完善。《办法》突出政治引领、立德树人、需求导向、依法管理、选用并重,涵盖岗位设置、申报遴选、评审评价、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办法》提出,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作为长江学者人选的首要条件;将立德树人作为长江学者首要职责;聘期结束后不得在项目申报、评审评价中使用称号。
  19. 深化师德师风建设
  11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准则聚焦新时代新要求新形势新问题,重点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进行规范,是对之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十条红线”、“红七条”等师德底线的继承和发展。准则结合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不同特点,分别提出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方面十条要求,每一条既提出正面倡导,又划定师德底线,也为教师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自我修养提供了基本遵循。配合准则出台,还制定了《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建立起违规惩处和责任追究机制。
  20. 深化改革规范发展学前教育
  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学前教育工作的政策文件,对新时代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作出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和重大举措。《意见》进一步确立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和发展目标,明确了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和到2035年的中长期目标,针对有效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就优化布局与办园结构、拓宽途径扩大资源供给、健全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监管体系、规范发展民办园、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加强组织领导等作了具体部署。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