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语文能力的考查——2005年高考语文福建试题简评二
作者:福建南安二中 黄种丁 时间:2005/10/2 20:52:0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912
今年教育部制定的《考试大纲》规定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一、取消各个考点前的*号。高考将对所有考点进行选择性考查。二、取消各个考点的分值规定。三、取消卷面结构的统一规定。四、取消各个考点的试题示例。高考不再固定试卷结构,给予单独命题的省市以更多的自主权)。考纲的新变化,给语文高考更多释放的空间,为全国及各省市单独命题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主性。各省市将在开放的前提下,不断探索新的命题思路。
各省市命题组将在考试大纲的指导下,积极自主地探索自己独特的命题方式,有选择性的考查;试卷结构将根据所选的考查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考试题型也将在规定的考试内容中相应变化,还有可能出现极少数创新题型。
05年福建省语文高考试卷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反映。今年语文高考试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全国各地中首先打破国家级模式化试题结构,学习上海高考试卷的模式,在全国乃是领先。除作文外基本上是阅读理解,考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作答,这对语文功底好、阅读能力强的同学相当有利。可以说该试卷突出了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考查。
05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长度有所缩短,阅读含量明显增加。题目从去年的25道减至21道,尤其突出的变化是其中第Ⅰ卷选择题由14道减至8道,取消了前六题语言基础选择题。一直作为必考内容的一些常规选择题目,字音、词语选用、现代文阅读双选题等,今年福建高考没有涉及。但前六题涉及的能力并没有被抛弃:拼音的考查出现在现代文阅读中,把传统的语音考试更好地和语言环境结合在一起。而病句等考察也被分解到语言应用的题目里。
05年试卷直接从科技说明文阅读、古文阅读到语言表述、作文,强化了阅读和写作两种能力。现代文大阅读,选择冯冀才先生的《日历》为文面,符合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贴切学生生活。题目中出现对原文中诗句的理解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散文阅读的考察范围。能够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思维含量较高、侧重鉴赏评价的。
05年试卷中名篇名句默写题都出现在课文中,不再考查课外常见名句。二篇古文《触龙说赵太后》和《谏太宗十思书》的默写是以对文章的理解为提示的。使背诵成为考察识记和理解能力的综合题。引导学生读好课文,注重引导学生品味思想情感。
文字应用题在语言的表达上有了一些新的要求。文段改错考察重点比以往更侧重于语言表达,在一定场合里的人物介绍,尤其突显对口语能力考查的诉求。
今年高考作文题形式新颖,选择读图,考查图形理解。这两个图形存在对比性和联系性,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的空间,可以充分发掘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字数在900字左右也是一重大变化,该规定和赋分值的提高保持了一致。同时在形式上是对写作的一种重视。形式上种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文试题的难度,考生在短时间里不知所措,不知从何说起。当然也在一定程度限制了以往的套题行为。但专家认为:由于作文分数的提高,题目不易入题等问题等原因,2005年高考语文作文题是否成功还有一半要取决于评卷工作。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