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教育部第4次新闻发布会全文(图)

作者:不详  时间:2006/3/9 7:41:58  来源:热狐网转载  人气:1516

                                            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会场
  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是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学龄人口和教师供求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此教育部2006年3月7日上午9:30召开教育部第四次新闻发布会,向新闻界介绍教育部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和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有关情况。
  

                                 发布会开始,主持人王旭明介绍会议内容和发布人情况
  (09:30)王旭明: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各位出席教育部今年的第四次新闻发布会。两会正在进行,给各位带来许多激动人心的信息,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有许多,其中有一个热门话题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话题,我最近看到媒体上有方方面面的报道,作为教育战线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也是媒体朋友所关心的问题。
  (09:31)王旭明:我们最近从电话采访和预约当中了解到许多记者提问,希望教育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做出哪些贡献有一个介绍,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在两会期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两会的有关热点话题,教育部如何做出回应召开新闻发布会,今天这个新闻发布主题就是教育部大力推进城镇教师农村教育和国家助学贷款的有关情况向大家发布。
  (09:32)王旭明:首先介绍一下今天主要的两位发布人,他们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财务司巡视员兼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主任崔邦焱。
  (09:32)王旭明:其他几位人分别是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光明、教育部财务司财务处处长徐孝民。
  

                        师范司司长管培俊介绍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措施和实施
  (09:38)管培俊: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跟大家介绍两个事情。第一件事就是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第二件事就是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的一个重要的计划。
  (09:38)管培俊:刚才旭明同志已经讲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是重中之重。农村教育质量水平的提高,关键是师资的质量,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五计划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09:39)管培俊:在队伍建设方面,应该是说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广大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社会职业评价在逐步提高。在相当多的地方,中小学教师已经正在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提升,学历和高学历的比例在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跟队伍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提升。
  (09:40)管培俊:但是我们知道,总体上来说,农村教师跟城市教师相比差距还比较大。农村教师师资薄弱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亟待采取有利的措施推动教师队伍的改革与建设。
  (09:41)管培俊:农村教师队伍总体上说面临两大困难和问题,首先教师资源的配制不同,结构性矛盾突出。首先区域跟城乡分配不均衡,城市超编跟农村部分地区的教师紧缺并存,学科分布不均衡,在农村中小学一些短缺学科,外语、信息技术、音体美教师普遍短缺。
  (09:41)管培俊:大家知道在农村代课教师的数量还比较多,尽管最近这几年代课教师的数量在锐减,2004年还有50万的代课教师,这些代课教师主要集中在农村小学,75.9%分布在中西部农村小学,大量代课教师的存在严重影响农村教育的水平。第二是农村教师补充难、培训提高难、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09:43)管培俊:从学历水平来看,04年全国仍然有31万小学、初中教师还没有达到法定的学历水准。05年全国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城市是78%,县镇67%,农村是47%,农村比城市低31个百分点。全国初中具有本科以上的学历教师城市62%,县镇34%,农村24%。农村比城市低38个百分点。
  (09:44)管培俊:从年龄结构上说,农村小学教师年轻教师偏少,这里有一个数据,就是城市、县镇和农村35岁以上的教师分别是57%、51%和41%。现在我们认识到要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要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下大决心采取有利的措施加强农村的师资力量。要积极推动制度创新,制定保障机制。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依靠农民教师,千方百计要建设好农村教师这支队伍。
  (09:44)管培俊: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重要工作是四个环节,一是积极推进教师制度改革,提高教师质量,二是推动人事改革,严把教师的入口关。三推动城镇教师执教,促进教师的交流,促进教师资源城乡范围的合理配制。四加大农村教师培训的力度,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解决教师队伍面临的问题,使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09:45)管培俊:推动城镇教师队伍农村教育工作,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工作是一个大动作,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制,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举措,也是农村学历人口和教师供求变化的必然要求。这项举措对于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促进义务教育的循环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09:46)管培俊:教育部日前已经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指导性意见,这个意见的文件稿已经发给大家,教育部文件指出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也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教育保障机制的逐步建立,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日渐成为发展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
  (09:48)管培俊:教育部的文件指出,要以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为重点,不断优化和提高农村教育的结构和素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有六项举措,第一,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第二组织城镇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第三探索实施农村教师特色岗位计划。第四鼓励并组织落实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第五组织师范生实习执教,第六组织多种形式的支教活动。
  (09:50)管培俊:首先积极做好大中城市中小学生到农村执教。要加强农村统筹协调,组织落实边远地区教师资源薄弱学校的师资适量。进一步建立完善本行政区域内长期稳定的校对校对口支援关系,鼓励支持城市办学质量比较高的跟农村建立办学共同体,通过多种有效形式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
  (09:50)管培俊:第二个方面组织城市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要严格控制城镇中小学教师的编制,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的比例,积极促进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定期地选派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并且统筹安排好其他层次的教师到当地农村执教的工作。对于继续补充的新教师,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严格实行公开招聘的制度,优先满足农村中小学的需要。
  (09:51)管培俊:第三,积极地探索实施农村教师特色岗位计划。有一些地方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比如云南省的红河州,是政府由上一级财政来设置在农村边远贫困地区设置特色岗位,由上一级别财政直接支付教师的工资,吸引优秀的人才到边远地区任教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积极鼓励各地适应人口变化跟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新情况,抓住建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契机,探索新机制。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在农村边远地区师资紧缺的学校设置一定数量的岗位,公开招募优秀的大学生到农村学校任教。
  (09:52)管培俊:国家也在研究相应的政策举措,对于创新农村补偿机制方面,积极努力,措施得力,做得比较好的地区,未来几年实施相关重大计划的时候,要通过以奖代补对地区给予支持和奖励。
  (09:53)管培俊:第四,积极鼓励并且组织落实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按照18号文件,就是关于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任教的意见,采取得力措施,实现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跟大学生支援西部志愿计划,各级行政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实现好这两个计划。同时积极引导、组织、促进高校毕业生服务农村教育。同时要选派一定数量的高校尤其是师范学校新聘的教师到西部任教,把这个同时作为锻炼高校青年教师的一个重要途径。
  (09:54)管培俊:第五,组织师范生实习执教。师范学校要组织高年级的师范生到农村实习执教,在农村建立实习机制,积极探索实习执教多种有效途径。在这方面西南大学先走一步,做出了表率,江西师大等等也做得很好,他们的做法值得推广。
  (09:54)管培俊:六,积极开展多种途径的执教活动,组织开展短期执教等多种形式灵活有效的执教活动。包括特色活动讲师团,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代教、执教等等,还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手段把优秀教师师范课的课件送到农村学校。
  (09:55)管培俊:关于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文件里做了明确要求,主要是地方政府来落实,这些政策包括参加执教的教师他们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相关的一些工作条件跟生活条件的保障。同时对于执教教师的组织管理工作这项重要工作的组织领导也提出明确的要求。对于城镇教师农村任教的人员,要进行培训参加执教的人员必须具备教师资格条件,并且经过岗前培训。关于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情况大体上就这些,一会儿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
  (09:56)管培俊:第二件事情,向大家通报一下教育部实施农村学校教育落实师资培养计划。跟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一样,这是支援农村教育的重要举措。这项计划的目的和宗旨是要通过推荐面试教师硕士研究生等等优惠政策,鼓励吸引一大批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到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学校任教。改善农村教师的结构,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09:58)管培俊:主要的政策要点做一下介绍。这个计划的培养就是在具有推进面试研究生资格的选拔一大批优秀生,通过学校的培养和社会实践锻炼的方式为边远地区培养教育硕士的师资。具体的培养模式是三加一加一。什么意思呢?就是大学毕业生毕业以后,首先取得教育硕士师资的入学资格,然后直接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任教三年。第四年回到培养的学校注册研究生学历,第五年回到任教学校边工作边学习,通过远程教育等等继续课程的学习,并且撰写论文,通过论文答辩,取得由学校授予的教师硕士学位和学历证书。
  (09:59)管培俊: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政策能够吸引一批优秀学生,推荐的条件是政治思想素质好,热爱工作,获得学士学位,自愿到贫困学校任教,并且服从安排。为了保证质量,我们规定一套工作程序,这项计划对于创新农村教师的培养和补偿机制,培养农村的师资水平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教师教育,创新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吸引优秀大学本科生到农村学校任教,促进大学生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建工立业也是一项重要的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这个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计划。
  (10:00)管培俊:对于这些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去任教,国家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包括推荐面试的政策,免交学费的政策等等。而且在学期间按照在职教师的脱产学习的规定,服务期是五年,也就是包括在培养学校学习了一年。五年以后自由选择。当然我们鼓励这些学生留下来继续为中小学教育服务。这项计划大体是这样,这两项计划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支持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
  (10:00)管培俊:温家宝总理在去年视察北京教育工作的时候,讲了两点重要的意见,第一,就是要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第二鼓励高学历的人才到中小学任教,尤其是小学任教。这两项重要的举措就是根据温家宝总理的意见,具体的落实总理的意见,对于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提高整体的素质水平,提高整个教育教师质量,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10:01)管培俊:相关的问题李司长还有宋司长,还有学生司的李处长我们都可以回答大家的问题。我非常乐意跟大家一起交流,希望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建议要求。现在我愿意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10:02)王旭明:教育部对教育对农村的各项政策的支持是十分重视的。多年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援,最大的政策在今年两会上,总理的报告获得27次掌声,其中一个掌声就是总理宣布今年对中西部地区,明年对全部农村地区是两免一补,这实际上是建立农村教育补偿机制,是对农村教育的最大的支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的行动。
  (10:03)王旭明:在大的框架下,这个保障体制要能够落到实处一个关键就是师资,就是教师的水平。如何提高教师的水平,应该说教育部多年来采取许多措施。我们基础教育一直开展学校对口工作,已经实施几年了,这个也取得很大的成效。今天管司长给我们介绍两个政策一个是最新的政策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一个是2004年已经实施了,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无论是新政策还是已经实施的政策,都在说明着教育对农村的支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比不可要的一部分。
  (10:04)王旭明:我想大家听了管司长的介绍可能跟我一样,都有许多问题,比方说我城镇教师到农村去的政策保障是不是有硬性的保障,将来评定职称、工资待遇是不是有硬性的倾斜,如果省市区执行,地方政府不执行怎么办,这个留着。进入下一个话题之后一并提问。
  (10:05)王旭明:下一个话题也是各位十分关注,这次两会有一个热门的话题就是教育收费问题,包括教育乱收费,其实在这之前周济部长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已经谈到治理教育乱收费的许多措施和工作。在上一次新闻发布会也在这里举行的,我们也回答了记者朋友就教育乱收费问题提出的问题。这里要说明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包括收费制度的改革,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没有教育改革,包括收费制度的改革,就没有教育取得大好成就的今天。
  (10:06)王旭明:我们国家实施一系列对优秀学生奖、减、贷、助、免等对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现在已经建成资助困难学生完整的体系。在这个完整体系里,最重要的就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下一步如何开展这个,我们有请教育部学贷管理中心主任崔邦焱先生介绍这方面情况。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