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教育部第4次新闻发布会全文(图)

作者:不详  时间:2006/3/9 7:41:58  来源:热狐网转载  人气:1537

法制晚报记者分别就部分贷款毕业学生的款违约情况,以及北京地区中央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的还款情况提问?
  (10:37)法制晚报记者:第一,看到材料里说有近20%的贷款毕业学生存在还款违约的情况,我想问人数具体是多少?违约所涉及到的贷款金额有多少?第二,北京地区的中央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的还款情况是怎么样?
  

                                      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副主任 张光明
  (10:40)张光明:刚才说20%的违约情况应该说不是全国的准确数据,现在这个数据是调查的数据,因为各家银行都独资设帐管理,没有完整的统计。并且违约情况我们做一个调查,是进行抽样调查,违约的情况也进行了分析,其中有很多违约金额量比较小,比如崔主任讲的,学生大概知道这个月还400,利息几块钱也忘掉了,在银行记录里都算违约。即使这样,我们感觉随着国家贷款的推动,现在有很多学生已经开始进入还款期,这种现象虽然数量很少,因为前几年刚刚开始的时候,学生贷款数量很也少,比例也不高。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提出从开始抓还款。
  (10:43)张光明:我们印发的第二个材料也介绍了这个情况,我们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教育再校生通过诚信教育,另外一方面通过制度约束。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公布全国有3.4亿个人信息系统已经进入到信息系统,这样对于对于约束还款生的违约情况还有很大的保障。当然还要通过监督的机制,包括通过媒体监督,舆论监督,包括行政部门、银行部门的监督也可以制约这个现象。一开始把违约现象降低,保证助学贷款长期稳定发展。
  (10:43)王旭明:因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已经实施几年了,就当前来讲,实施这项政策的主要问题能不能明确告诉我们,是还款的问题,还是继续加大贷款力度。
  (10:44)崔邦焱:06年的工作我们是主要是继续推进,加大发放的力度。现在的,应该说中央部委的高校没有问题,只要学校报到银行银行就贷款,现在主要是地方学校,主要是推动这些学校来落实经办银行的发放。因为现在可能地市所属的学校今后学生的就业状况,收入状况可能相对来说差一些,所以银行发放的积极性就相应低一下。
  (10:45)崔邦焱:2006年的工作我们还是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新政策、新机制的落实,要进一步地向更多的贫困家庭学生来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我们主要是做好工作,来协办经办银行做工作。其次我们在工作实际上去年大家开我们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就没有提出,今年也是教育部领导反复讨论,也是国务院领导提出的要抓好还款工作,把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努力降到最低程度,这也是一个工作重点。
  (10:45)王旭明:我们要准备建立对严重违约的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实行公示制度,你违约不讲信用,将来你的就业,在社会上的生存,一系列问题都可能面临没有保障,因为你背着不讲信用的名誉,通过几种手段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10:46)崔邦焱:如果你贷的款没有还,要去银行办信用卡,贷款买房子,买汽车,一去计算机都能查出来。北大有一个学生贷款没有还,去银行贷款买房,银行首先要查一查有违约记录。这个学生非常着急,马上找学校,希望学校协助,但是不行,人民银行不同意。最后通过协调,同意给他贷款,但是利率必须要上调多少。
  

           中国教师报记者就农村中小学教师生活保障、工作进修以及农村代课教师的安置情况提问。
  (10:49)中国教师报记者:请问管司长两个问题,一个我们工作中接触许多农村学校的中小学教师,几年来我们亲眼看到我们的热心读者、骨干作者也是农村的骨干教师,他们不愿意在农村任教,开始向城镇流动。主要原因除了工资待遇低,还有生活条件差,很重要一点在进修培训,评优的方面城镇教师都享受比他们很高的条件。第二,我们理解教育部一直大力提高农村高学历教师的比例,也是为了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但是农村现在存在大量的代课教师,有将近50万,这些代课教师他们多数在条件非常辛苦,公办教师不愿意去的边远地区任教。近来我们也收到一些代课教师的来信,对学历不达标的代课教师不予以聘任,同时还要让他们上课,因为岗位还是缺编。对于这些代课教师,教育部有没有考虑如何来提高他们的学历,还是如何来安置?
  (10:49)管培俊:非常感谢你提了两个非常好的问题。
  (10:50)管培俊:第一,在我们积极推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同时,也必须要采取措施,要稳定农村现有的教师,要提高整体的素质,改善他们的待遇,包括你讲的在评优进级,将来职业发展的前景等方面,能够采取有利的措施。我想这些都是要同时考虑的,这两方面问题必须要统筹考虑双管齐下,要解决好。在国家的层面上,在地方政府层面上都要积极采取措施。
  (10:53)管培俊:你刚才提到的就是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农村的一些骨干教师又向城市流动,的确这个情况是有的。教师的交流是很重要的问题,在国际上,日本、韩国等国家有法律制度规定教师、校长定期的交流,这对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将来我们的方向,教师的交流也要有一个稳定的制度,按我们设想是不是形成法律保障定期的流动,这样第一保证学校的均衡发展,实际上教育水平的均衡最重要是师资质量的均衡。现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这是正向的流动,这是我们要积极鼓励的。农村骨干教师向城镇流动,西部城市向东部城市流动等等,这些问题也是由来以久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应该说在很多地方有比较大的好转,但是相当多的地方这个问题仍然存在。这也是今后我们在稳定教师队伍方面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10:55)管培俊:刚才说的频繁流动,城市教师向农村频繁流动,会不会给教育质量带来影响,这个我们也在考虑相关的政策,各地进行这方面探索的时候遇到的问题,也是我们在考虑的问题,就需要有相关的措施加以保障。比如说,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必须有制度化,必须有政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的整体规划,要有稳定的教师交接班的机制,否则会对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带来影响,这些都是在考虑之中。我们希望各级政府在具体实施这项措施的时候,把这些问题处理好。
  (10:58)管培俊:中小学教师还是要相对稳定,这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特别要求,但是这种稳定和流动,我觉得这是一个配合,这是在流动当中能够有一个稳定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师资源,来逐步形成来完善。
  (10:59)管培俊:第二个问题,你刚才提到代课教师的问题。代课教师社会上比较关注,大家知道前一段中央台播了一个对话的节目,播了甘肃一个县的书记挂职到那个地方,对农村发展的情况,对教育发展的情况他感觉到非常忧虑,我非常钦佩这个县委书记,但是反映的代课教师的问题是一个问题,但是他没有了解到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这个问题怎么去解决,其实他说这个问题是地方政府着力解决的问题。
  (10:59)管培俊:代课教师,第一国家有明确政策,不允许使用代课教师。第二,已有的代课教师随着教师的补充,随着义务教育制度的逐步完善,要逐步分清。第三,对代课教师不能用民办教师的政策,民办教师是建国之初国家一种认可的制度,跟公办教师并列,是国家认可的用人制度。在国家经济条件还达不到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很长的过渡时期,采用特殊的用人方式。等到社会经济发展以后,有条件解决民办教师的问题,国务院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
  (11:01)管培俊:我们非常明确解决代课教师的问题,不能延用民办教师的政策,民办教师的问题已经解决。如果我们延用民办教师的政策解决代课教师的问题,对这样没有经过正式的聘任程序,自行任用的代课教师,他们没有起码的教师资格条件的认定,也没有起码的要求,一个正式教师的正规要求,规范的要求,也没有起码的工资保险福利保障,虽然这样一支队伍的存在对农村的教育是严重的威胁,如果我们长期存在这样的队伍,而且越来越膨胀,那农村教育的质量难以保障,难以设想。
  (11:02)管培俊:所以代课教师的问题必须要解决,政策已经非常明确。当然我们觉得代课教师这些同志有很多不了解具体情况,对相关政策并不是特别了解。这一点必须非常明确地重申国家对代课教师的相关政策。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妥善处理,尤其是对用人时间比较长的代课教师,也要有妥善的处理,采取相关的配套措施。使得他们能够得到妥善的安置,有很好的出路。但是不能再来一次新的民办教师的循环,那样我们代课教师的队伍会再一次膨胀,会形成第二轮民办教师的问题,那样就更麻烦。所以我们特别强调民办教师要尽快解决,如果用的时候长,有些问题就很难主力。我想这一点特别需要声明,进一步重申。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