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贵在真实

作者:湖北 李学开  时间:2006/4/25 16:38:5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601
  好文章贵在真实,因为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文章要做到写真人,叙真事,说真话,诉真情,要以至诚之心写至情之文,这样的文章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像磁铁一样吸引住读者。朱自清的《背影》、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之所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是因为作者写的是真人真事,抒发的是真实情感。
  时下,不少学生写文章时,缺乏真情实感,缺乏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拼凑杂烩,胡编乱造,无病呻吟,故作高深,“假、大、空”的东西充斥全文,令人读而生厌,正如《庄子》所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我们阅读学生的文章时,常常看不到他们的个性,感受不到他们的真情,听不到他们发出的真实声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为此感到痛心。
  那么写文章怎样才能做到具有真情实感呢?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供同学们参考:
  一、写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印象深刻,写起来顺手,能写出酸甜苦辣的感受,能写出喜怒哀乐的真情,能写出具体的细节。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最能打动人。如2005年高考辽宁考生优秀作文《今年的我要飞翔》:
  看到别人都走进了自己梦里的殿堂,再回首那段让我心碎的日子,我的泪真的无法抑制,曾经,我带着许多希冀,在梦里给我的大学涂影,可是那些幻想变成了空想,于是我的生活便不再明媚,空气便不再清新,我郁闷到了极点,于是总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不想走进高四,而想成为一名专科生,可是父母的劝说,亲朋邻里的反对,我还是无法逃避走进高四的命运。走进高四就表明我要反击上天对我不公,我不甘心受它的控制,给我一年的时间,我同样能实现我的梦想。
  于是我拒绝了琼瑶的缠绵悱恻,挥去了三毛的浪漫潇洒,远离了金庸的“刀光剑影”,告别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杨柳岸的晓风残月已不再是我悲吟的对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已属于过去,而现在所要的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那份执着……
  假如作者没有高考失败和复读的这段亲身经历,能写出如此具体充实、生动感人的文章吗?能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而获得高分吗?
  二、写自己目闻目睹的人事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就会活泼的,昼夜不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些学生总抱怨生活太平淡、枯燥、乏味,其实平平淡淡的生活中也富有诗情画意,也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也含有赏心悦目的美。我们要像林黛玉初进贾府一样,处处留心,时时在意,深入挖掘平常生活中美的矿藏。并非事事我们都有机会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人事写进文章,同样能扣人心弦。例如,2005年高考江苏考生优秀作文《不肯死去的心》:
  朋友告诉我,他的外婆得了老年痴呆症,忘却了共同走了50年的老伴,忘却了家门,忘却了一手带大的外孙外孙女,但她却“还认识一个人——自己的女儿”。有一年国庆节,来了远客,外婆趁人不注意,夹了一筷子菜放在口袋里,后来拉着女儿走到门外,从口袋中掏出刚才夹的菜,放到女儿的手上要她吃掉。
  外婆的这一怪异举止,如奇峰飞降,石破天惊,将外婆的那份人间至爱推上了岱岳之巅,让人感慨唏嘘,潸然泪下。这一故事尽管作者是从朋友那里听来的,但它毕竟是真实的,因而显得真挚生动。
  三、写自己内心真实的思想感受
  作文是感情的物态化,真情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情。要想使自己的文章感动别人,就必须写出自己真实的思想感受,写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新颖别致,不同凡响。例如2005年高考广东考生满分作文《芬香永存》:
  妈,您走后我就把头发留长了。为纪念你,从不留长发的我——您那假小子似的女儿决定把头发留长,留得长长的,像您当年一样。走在村里,他们都说这孩子越看越像她妈呀。妈,以前您总怪我把头发剪得那么短,说一点儿女孩子的味都没有,叫我把头发留长,我死活不肯,总说往后一点再说。现在我的头发长了,真的好长了,而妈妈您却不再在身边,您却看不到了。妈,我多想您能看到。为了纪念您,我把头发留长。
  这段文字,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了失去母亲之后的痛苦感受,写出了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思念,读来如泣如诉,令人肝肠寸断。
  四、写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
  言由心发,文自情生。写文章时,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情感积累,在真实情感的驱动下写作,让思维在情感的河流里穿梭,语言在情感的浪花里翻花,灵魂在情感的激荡中净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文章只有抒发真情,才能撼人心灵,动人心弦。如高考优秀作文《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我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幸福地吃了起来。我说:“妈,您也吃啊。”您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的西瓜。
  后来,我忽然想到告诉妈妈要体检了,于是就去灶房找她。可是,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
  这两段文字质朴无华,感情浓郁,以情动人,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我曾在报刊上读到一篇优秀作文《春天的第一朵鲜花》,作者是这样写的:
  我的母亲,用粗糙的手掌不停劳作,为了我的明天;我的姐姐,在青春年华四处奔波,为了我的学业。我爱她们,因之而爱天下所有平凡或不平凡的女性……我在心底里想对她们说:“你们!永远是春天的第一朵鲜花,给平凡世界带来了美丽和真情……”
  这段文字直抒胸臆,感情真挚而强烈,这是作者情感的自然宣泄,这是作者美好心灵的自然流露。情深意切,温馨动人。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