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的原则、技巧

作者:不详  时间:2006/6/26 15:38:13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1153

七、“服从调剂”有利有弊


  在考生志愿信息卡上,每一批次的志愿栏后面都有“服从”栏。设置该栏,是为了增加部分考生被录取的机会。考生当然都希望按志愿录取,但是由于受信息材料、预测、决策方法等因素限制,有的考生会把志愿报得较高,有的考生则处理不好三个志愿之间的“梯度”关系,以致第一和两个并列二志愿相继落空。“服从”栏则有利于防止不应出现的落选问题。因此,在填报志愿时,“服从”二字绝对不可忽视,特别是对竞争能力较差的考生,更是如此,“服从”二字,有时比第二、第三志愿录取机率还高。
 “服从”栏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学校服从”:当所填的各个志愿学校都未录取你时,是否同意调配到其他院校;二是“专业服从”:当你的档案被某所大学调入后,所填的各个专业未录取时,你是否同意调配到其他系科学习。考生如果确认“服从分配”,则一方面给自己增加了被录取的机会,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须按调配入学的义务。极可能调剂录取的学校或专业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对此要有心理准备。填了服从就会按服从在缺额的招生计划中优先调配比较好的学校或专业。服从调配者一旦被录取,就必须到录取你的院校就读,否则,会影响国家招生计划的完成。因此,对于这一栏目,考生既要充分重视,又要慎重填涂,表态具体明确。

  “服从”栏填写应注意三点:

  1.填写“是否服从”栏时不可含糊不清,要明确表态,也不可空着不填,凡“空白”将按不服从分配对待。

  2.填写要具体,写明服从哪些学校,哪些专业,可以按自己意愿多写几个具体专业。这样填,有关专业的招生人员容易下决心。

  3.有范围的表态,可填服从除哪类院校或除哪些专业之外的任何专业。

  我们注意到,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近几年,在填报志愿中,越来越多的考生“不服从”调剂,致使招办无能为力,他们也因此不得不落榜。

 “服从”栏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学校服从”:当所填的各个志愿学校都未录取你时,是否同意调配到其他院校;二是“专业服从”:当你的档案被某所大学调入后,所填的各个专业未录取时,你是否同意调配到其他系科学习。考生如果确认“服从分配”,则一方面给自己增加了被录取的机会,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须按调配入学的义务。极可能调剂录取的学校或专业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对此要有心理准备。填了服从就会按服从在缺额的招生计划中优先调配比较好的学校或专业。服从调配者一旦被录取,就必须到录取你的院校就读,否则,会影响国家招生计划的完成。因此,对于这一栏目,考生既要充分重视,又要慎重填涂,表态具体明确。

  “服从”栏填写应注意三点:

  1.填写“是否服从”栏时不可含糊不清,要明确表态,也不可空着不填,凡“空白”将按不服从分配对待。

  2.填写要具体,写明服从哪些学校,哪些专业,可以按自己意愿多写几个具体专业。这样填,有关专业的招生人员容易下决心。

  3.有范围的表态,可填服从除哪类院校或除哪些专业之外的任何专业。

  我们注意到,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近几年,在填报志愿中,越来越多的考生“不服从”调剂,致使招办无能为力,他们也因此不得不落榜。

 八、考前填报志愿的方法

  1.自我定位非常关键

  自我定位是指根据自身条件与竞争力,进行综合估测,判断自己所在的大概位置。

  由于高校招生原则之一是以文化考核为主,录取办法是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所以在估分填报志愿时,对高考成绩及你在全省(自治区、市)所处位置的估测始终处于关键和核心地位。这里有一个简易的自我评估方法,就是把临高考前的三次模拟考试成绩看作考生的基本实力,并以此判断自己在学校的排列名次,首先可了解本校近三年的录取率,考虑本届考生与往届水平有无明显变化,然后做出准确的判断。例如,考上一本的占10%;考上二本的为25%,考上专科的占30%。又假定某学生近三次模拟考中成绩在全校200名中占20名,则其排名百分比为15%,可见该生上一本的可能性不大,上二本的竞争力很强。

  学生成绩排位表

  时 间 项 目

  排 位 高二期末 一模 二模 三模

  班级中排名

  在全校排名

  在省、市位置(上、中、下)

  适合报考高校层次(录取批次)

  说 明 各批次录取的高校名单由省市招生办公布,将各次考试成绩与上一年录取分数线对照,可以定出合适的区位。

  2.“综合估测法”填报志愿

  有的考生,只根据自己的平时成绩和在本校的大致排名,在填报志愿时或妄自菲薄或妄自尊大,这与填报志愿的基本方法——“综合估测”法是不相符合的。因为高校招生是以省级单位来划定的,所以你需要考虑你在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全体考生中的大体位置;你还要全面分析各高校在本省的招生总数、历届招生状况、个人的志向和特长、基础学科和相关科目成绩、身体素质、录取几率等。在选择学校和专业志愿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扬长避短,实事求是地选定自己的争取点、立足点和确保点。部分同学只着眼于平时考试成绩的原始分,并由此估测高考成绩的原始分,还简单地把它和上年高校的录取分数相对照。此种“估分填志愿”是片面的、不利的。要明白,历年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加上临场发挥,使高考成绩与平时成绩有较大区别;历届高考成绩之间的原始分并不等值,不具可比性。因此,被高校录取的有效条件就是你的个人成绩、你在全省报考同一高校同一专业的考生群体中的排名。在高考后成绩公布前填报志愿,考生可以根据标准答案估算出成绩。

  在成绩公布之后填报志愿,若是使用标准分,考生拥有标准分的知识,就可以准确地知道自己的相对位置;若是使用原始分,考生拥有分段统计表,也可以清楚大概的位次。

  总之,“综合估测”法可采取如下措施:

  (1)综合分析历次重要考试的成绩,尤其是模拟考试成绩,比较平时试题与高考试题的差距,估测自己高考的大致成绩(各科分数和总分)。

  (2)综合分析你在本班、本校、本县(市、区)及全省考生中所处的位置及发展变化情况,比较本届考生和上几届考生的成绩状况,确立一个参照点,就可大致测算出自己在考生总数中的位置。

  (3)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出你在高考中获得的最佳状态分数和最差状态分数。

  (4)综合分析你心目中理想的高校最近两年在本省的录取分数、录取人数、投档线,估测你在本届考生中的实力、机遇。

  (5)根据以上分析,按照合理的梯度填报志愿学校和专业。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