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对写法”
作者:李学开 时间:2006/12/22 19:17:5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714
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体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就说着远行人。”冬至在唐代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一、二句交代诗人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冬至这个佳节,孤灯一盏,形影相吊,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溢于言表。三、四句诗人不从正面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里人如何思念自己的情景。家里人深夜还没有入睡,围坐在灯下,惦念着远行的游子。诗人运用对写法,把自己对家人的无限思念之情表达得蕴藉深沉,且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旅居长安时所作。古代的重阳节是亲人团聚、登高饮酒的节日。但诗人旅居在外,孤身独处,思念亲人之情难以自已,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名作。一、二句正面直写自己客居他乡,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这两句发自诗人心灵深处的诗句,道出了天下游子的共同心声,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三、四两句诗人改变写作角度,不再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是在生活实感的基础上,由对面写来,想象兄弟们重九登高而思念自己,这是更深一层的描写。重阳佳节,家中弟兄相偕登高、遍插茱萸时,很自然地会感到少了旅居在外的自己。诗人运用对写法,把对兄弟的思念情意表达得曲折而浓郁。
[思考链接]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请找出本诗中运用对写法的诗句,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
“洛阳亲友如相问”句运用了对写法,辛渐要回洛阳,诗人明明托他问候洛阳亲友,而诗人却转换笔锋写洛阳亲友对自己的询问,构思新颖,把对亲友 关切之情表达得婉曲深刻。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