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困难在想象中放大
作者:佚名 时间:2006/12/29 9:01:5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656
第一次接到重要任务,琼斯不是欣喜若狂,而是愁眉苦脸。他想:自己任职的报纸又不是当地的一流大报,自己也只是一名刚刚出道、名不见经传的小记者,大法官布兰代斯怎么会接受他的采访呢?同事史蒂芬获悉他的苦恼后,拍拍他的肩膀,说:“我很理解你。让我来打个比方---这就好比躲在阴暗的房子里,然后想象外面的阳光多么的炽烈。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往外跨出第一步。”
史蒂芬拿起琼斯桌上的电话,查询布兰代斯的办公室电话。很快,他与大法官的秘书接上了号。接下来,史蒂芬直截了当地道出了他的要求:“我是《明星报》新闻部记者琼斯,我奉命访问法官,不知他今天能否接见我呢?”旁边的琼斯吓了一跳。
史蒂芬一边接电话,一边不忘抽空向目瞪口呆的琼斯扮个鬼脸。接着,琼斯听到了他的答话:“谢谢你。明天1点15分,我准时到。”
“瞧,直接向人说出你的想法,不就管用了吗?”史蒂芬向琼斯扬扬话筒,“明天中午1点15分,你的约会定好了。”一直在旁边看着整个过程的琼斯面色放缓,似有所悟。
多年以后,昔日羞怯的琼斯已成为了《明星报》的台柱记者。回顾此事,他仍觉得刻骨铭心:“从那时起,我学会了单刀直入的办法,做来不易,但很有用。而且,第一次克服了心中的畏怯,下一次就容易多了。”
有时困难在想象中会被放大一百倍,事实上,走出了第一步,就会发现那些麻烦与困难有时只是自己吓自己。
你应该做一刻豆子
犹太人说,这世界上卖豆子的人应该是最快乐的,因为他们永远不必担心豆子卖不出去。卖豆人在豆子卖不出去的时候,可以拿回家,磨成豆浆,向行人兜售,如果豆浆卖不成功,可以制成豆腐,豆腐卖不成功,变硬了,姑且当作豆腐干来卖。而豆腐干卖不出去的话,那么就把豆腐干腌起来,变成腐乳。
第二种选择是,如果卖豆人把卖不出去的豆子拿回家,加入水让它发芽,那么更加妙极。几天后,卖豆人可以改卖豆芽,豆芽如果卖不动,那么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而如果豆苗卖不动,再让它长大些,移植到花盆里,当作盆景来卖。如果盆景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生长,几个月后,它结了许多新豆子。你想想那是多么划算的一件事,一颗豆子现在变成了上百颗豆子。
犹太人的这个故事并不是教育人们怎么做豆子生意。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有些人的际遇如同那位卖豆人手中的豆子,什么奇迹也不会发生。
一颗豆子在遭遇冷落的时候,都有无数种精彩选择。那么一个人呢,至少应该比一颗豆子更坚强吧。
态度
读书时代的一件事我印象很深————
一次老师出了道数学难题,叫我和另一名同学上讲台解答。我很快考虑好解答步骤,而另一名同学还在那里凝神。为了表现一下聪明才智,我很得意地用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刷”,三下五除二,就摆弄好了。这个时候,那名同学还在一笔一画地写着。我很自豪,将粉笔头一扔,大摇大摆地回到座位。结果是,我和那位同学都答对了,但老师给的评语却大不相同。她指着黑板上我写的字说:“看看,急急忙忙,潦潦草草,马马虎虎,这是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吗?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做学问其实就靠一个人的态度了”说实话,我心中并不服气。我看重的是结果,而老师要的似乎还有过程。
多年后,我去应聘一个会计职位。由于有相关工作经历和较高的职称,我的竞争对手们纷纷落马,剩下一个其貌不扬的家伙与我去迎接最后的面试。那个单位的会计主管接待了我们,他拿出一堆账本,要我们统计一下某个项目的年度收支情况。虽然只是“小儿科”,但我不敢懈怠,每个数字都牢牢把握,认真在算盘上加加减减。约一个小时左右,我完成任务了。10分钟后,竞争对手也收工了。会计主管叫我们在一旁等待。然后拿着我们的“试卷”去老总办公室。
结果令我吃惊和恼火——我落聘了!为什么?会计主管回答:“你没有做月末统计,而他不但做了,还做了季度统计。”我问:“不是要年度统计吗?”主管笑道:“是啊,但年度统计数据应该从每月合计中得到———这不算什么会计学问,但反映了做会计的严谨态度。也许你们能力相当,所以,我们最后要看的就是各人的态度了。”
那以后,“态度”一词在我心中生了根———
同样的能力,在不同的态度下,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未来。态度也许是另一种能力,有时比能力更重要。
坚持的力量
一个白痴孩子,每个人见了他都会烦,包括他的父母。他整天整天哭闹,并且做出吓人的模样,整个身体不停地扭动,没有人能够让他停止下来。父母必须24小时照顾他,否则他会破坏家里的一切。他每天只睡三个小时,而且在这三个小时里,还会突然醒来。他的父亲几次想把他送到社会福利院,就是无法下定决心。
孩子6岁的时候,还说不好一句话,连背诵一个单词都十分困难。而且他开始不愿见生人。医生诊断后告诉他父母:可怜的孩子,他得了自闭症。没有人能教育他,只得求助于康复中心。于是,父亲把他带到一家儿童教养中心。那里的老师也无法管教他,他不停地在课堂上发出尖叫,让其他儿童惊吓不已。他的手在不断玩东西,一刻也不休息,连睡觉的时候也在运动。老师说这样的孩子没救了,让他自生自灭吧。有一天,孩子发现了地上有一只水笔,就用它在地上画一道线。然后,他不停地玩着这只水笔,不断在地上画着线条,没有人阻止他这么干。
第二天起来,他继续画。但是,细心的老师发现了他画的这些线条,惊呼:“天哪,他竟然会画画。”
其实,这些线条并不是画,只是一个白痴儿童能画出圆形、方形的线条足以让人惊讶罢了。
老师再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夺走他手中的东西,而是在地上铺上白纸,让他在纸上画;又给他不同颜色的水笔,让他尝试着用它们。这个白痴就一直抓着他的水笔,除了睡觉之外的时间都在做画。没有人知道他,他的世界里只有他和水笔。
十年后,他的画被人拿到了拍卖会上,结果意外的卖出了,而且被许多资深的画家看好。
他就这样一举成名。他的名字叫理查•范辅乐,苏格兰人。他的作品在欧洲和北美展出100多次,已卖出1000多幅,每幅的售价是2000美元。
现在许多人在感叹一个白痴竟然能成为画家,但谁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细节:他眼里没有其他的诱惑和干扰,只有他的水笔,即使在吃饭的时候也还握着它。这有几个正常人能做到?
同学们, 成绩仅仅代表了过去, 高三的征程让我们携起手,从头再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