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中针对开头的设题方式及答题思路
作者:余风 时间:2007/4/5 12:44:2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057
一、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以文章开头为对象的设题类型及解析:
优秀的开头的外在特点是“与众不同(即采用一定的恰当的手法)”或具有“异常之处”。内在特点是“对读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优秀的开头不论采用何种写法,其目的都是“吸引读者,引出下文”或“增强吸引力”。这也是好开头所采用的某种手法的基本表达作用。
具体来说,优秀的开头有以下几种:
1、用语别致,新颖引人。
如2005全国卷一14题:
“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尽情地享受。表达了在寒冬中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
又如2006山东卷(朱增泉《文赤壁》)16题第一小题:
第1自然段中,作者不直接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
答案:强化(或“强调”“突出”等)了对苏东坡的热爱、崇敬之情(或“强化了苏东坡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分析:这两题都包含着一个艺术上的“异常”,显得用语别致,出人意料,从而达到强化情感,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
2、侧面引入,突出主旨。
如:2005全国二卷(苏叔阳《春天的梦》)14题: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
答案:①严冬过后是春天,严冬之中更易引起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渴慕。②作者觉得雪花是春天的使者,能给人以“温馨的梦”。
分析:侧面入笔,往往能发人深思,含蓄有味。因为,虽是侧面,却与主题、与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
3、使用修辞,领起全文
如:2005全国三卷(卞毓方《张家界》) 14题:
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
如:2006重庆卷(阎连科《说村落》)15题:
如何理解“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的含义?
答案:村落的真正意义在今天被许多人淡忘了,似乎仅仅只是农民居住的地方。
分析:两题都是扣住修辞角度设题。要注意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般的作用,再结合具体的文本来分析。而且,使用修辞手法,其目的在增强表达的效果。抓住这一点,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使用某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以及要强化的思想感情。
4、对比反衬、凸显主题
例如:2005北京卷(史铁生《合欢树》)
19题: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侯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答案:对比手法(率真的孩子气——过度操劳)、对照效果(轻松无忧——压抑困境)、别致新颖,增强情趣和吸引力。
又如:2005广东卷(肖铁《壶口的黄河》)16题:
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答案:通过对比、层递等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凸显主题,总领全文。
分析:对比反衬是散文开头常用的手法。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碰到这样的考题,只要弄清要强调的是什么,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5、铺垫对照,引出下文
2005重庆卷(韩少功《阳台上的遗憾》》
第18题:文章第一段写到了南北建筑与文化,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
答案:铺垫作用。对照作用。
分析:铺垫对照也是常用的方法,这样的写法,使得入题更为顺畅和自然。对照的写法,往往还能引起读者的思考,突出文章主旨。
6、类似比较,引出下文
2005山东卷(《溯源》) 18题:
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人类的归本还源跟鲑鱼的“回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答案:
好处:通过比较引出下文。
相同:不管迁徙多远,都要溯源寻根。
不同:鲑鱼的回归只是一种生命本能;人的回归是指精神上寻根溯源(可直引原文)
分析:类比写法,是比出相同,而且使用的类比对象有一定的趣味性,能使表达更为生动,使读者产生与主题相关的联想,也能够引发深思。
二、如何应对以“开头”为考查内容的试题?
1、掌握优秀的文章(主要是文艺类的散文、小说、随笔等)的开头的总体特点。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从古至今,经典的篇章浩如烟海,大部分的作者都对开头倾注了心血,优秀的开头,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突出开头的吸引力。
怎样才能使文章富有吸引力呢?从人的阅读顺序和阅读习惯看,开头如果比较新颖,具有新异性,比较能够调动读者的兴趣,陈词滥调或缺乏文采,往往会被人忽略。
因此我们在阅读这些文章时,要特别注意其开头的新异性。作者在经营文章的开头时,他们突出新异性的目的一般相似,要达到的表达效果也大体相同。我们说,具有新异性的好开头的总体的表达作用必然是“增强吸引力,更好地引入下文,奠定感情基调,凸显主题”,万变不离其宗。
2、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了解和掌握高考在开头这一点上设题的角度。
好的开头虽然效果往往是一样的,但为了与众不同,不同的作者又往往会避开俗套,采用别具一格的新的手法。大的方面有新颖用词、侧面入笔、修辞手法(比拟、对比反衬、类比对照)、层递引入、铺垫手法等。这些方面又可以分别加以细化。例如,“用词新颖”,可以是词语的移用,可以是通感,也可以是词性的活用,还可以是词语的仿用,以及种种修辞手法的别致的使用。从整个句子看,从整个段落看,从整篇文章看,都可以再进行更细致的分解。
3、从三个角度看优秀的开头的表达作用。
作者苦心经营文章的开头,无非是要在思想感情、篇章结构、语言表达三个方面达到一个最优的表达效果,因此,我们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看待它们的表达作用。
思想感情方面,一般来说,优秀的开头,往往要达到“奠定情感基调”、“强调文章主旨”的效果;
篇章结构方面,往往要达到“提纲挈领”“为下文铺垫”“埋下伏笔”“制造悬念”等效果;
语言表达方面,常常要使文章“生动形象”“引人思考”“促人联想”“激发兴趣”等。
只要掌握了这些角度,我们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就可以循路识真,找到合理的答案。
4、面对具体问题要有应对的思路。
一般说来,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的有关开头的问题时,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思路:
这个开头有没有使用什么手法?
这个开头有没有什么异常之处?
这样的手法或异常之处的使用或出现,要表达什么?
作者达到这样的表达目的了吗?
在具体组织答案的时候,一般就可以按“什么手法”加“什么作用”的形式来表达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