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同步练习28
- 资源简介:
约7710字。
8.《茶馆(节选)》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②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
③好家伙,一添就是两张嘴!
④我忘了姓什么,也忘不了您二位这回事!
⑤可是他那点事业,哼,外国人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
⑥我要是会干别的,可是还开茶馆,我是孙子!
⑦就走吧,还等着真挨两个脆的吗?
A.③⑦不同;②⑥不同;①④相同。
B.③⑦相同;①②不同;④⑥不同。
C.①③相同;②⑥相同;①④不同。
D.④⑥不同;②③不同;③⑦相同。
二、小阅读-课内
2.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用近乎漫画的夸张手法,描写了一个无名无姓、无家无业的贫苦雇农阿Q短暂的一生。
B.《茶馆》是20世纪中国戏剧的经典之作。作品以老北京裕泰茶馆为舞台,用茶馆里各色人物个人生活的变化,来展示清末到民国半个多世纪中国社会的沧桑变化。
C.《陈情表》作者从祖孙相依为命的往事写起,集中陈述“诏书切峻”和“刘病日笃”的矛盾,以诚恳的言辞,情真意切,请求皇帝允许自己先孝后忠,暂不奉诏。
D.《归去来兮辞(并序)》的“序”以骈体叙事,“辞”以散体抒情,二者相得益彰。文辞精致,佳句甚多,却又不失素朴自然之美,堪称魏晋时期的清流之作。
3.对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作也就得念佛。
念佛:信佛的人念“阿弥陀佛”或“南无阿弥陀佛”。这里指心里说感激的话。
B.那也得死马当活马治呀!
死马当活马治:比喻虽然没有希望了,也得想办法尽力挽救。
C.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意思:指宋恩子和吴祥子要王利发每月给他俩的钱。
D.王利发老气横秋地从后面进来。
老气横秋:形容摆老资格的神态。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临江仙•登凌歒台感怀①
李之仪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②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注】①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省当涂县),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州期间的某年春天。②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吗”。
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照应题目,“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
B.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痕,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
C.“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D.此词是咏怀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但写景也是为了抒情。词人借登凌歊台抒发了内心感慨。
5.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
四、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茶馆(节选)
老舍
时间 与前幕相隔十余年,现在是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指使中国军阀进行割据,时时发动内战的时候。初夏,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