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文学类阅读:小说(4份)
- 资源简介: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宁陕蒙青川)板块三 文学类阅读 小说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宁陕蒙青川)板块三 文学类阅读 小说 12 分析叙事特征——精判特征,精析效果.docx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宁陕蒙青川)板块三 文学类阅读 小说 13 分析环境描写——研读“风景”聚焦人物.docx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宁陕蒙青川)板块三 文学类阅读 小说 14分析环境描写——因形悟神,立象尽意 Word版含解析.docx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宁陕蒙青川)板块三 文学类阅读 小说前备知识——小说文体特征.docx
学案12 分析叙事特征
——精判特征,精析效果
复习任务 1.掌握小说叙事方面的知识,重点是叙事人称、视角与叙事方式。2.学会分析小说叙事的特点,并能够掌握答题要点。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篇名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1 新高考Ⅰ卷 《石门阵》 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4分) 叙事方法(单一角度) ①小说叙事艺术分析是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热点。
②高考考查有单一与综合两个角度,以前者为主。单一考查主要放在文本的某一叙事方式及特征上。
③命题者一般先给出叙事方式,重在分析“作用”“效果”。
2019 浙江卷 《呼兰河传(节选)》 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6分) 叙事特征(综合角度)
2018 全国Ⅰ卷 《赵一曼女士》 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叙事方式(单一角度)
2014 全国Ⅰ卷 《古渡头》 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叙事特征(综合角度)
知识图要
(说明:“叙事艺术”与学案11中的“故事情节”有交叉、重合内容。)
前备知识——人称•视角/方式•腔调/顺序•节奏
一、叙事人称与叙事视角
1.叙事人称
常见的叙事人称有三种:
(1)第一人称:①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感情;②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
(2)第二人称:①营造一种亲切的氛围,把所要表现的事物更亲切地表现出来;②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
学案13 分析环境描写
——研读“风景”,聚焦人物
复习任务 学会分析小说中环境的特点和作用,尤其能认识环境与人物的互动关系,并能掌握环境题的答题要点。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篇名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1 浙江卷 《麦子》 第二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4分) 自然环境作用 ①环境是轮考点。
②重点考查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作用,“作用”是重点中的重点。
2019 全国
Ⅱ卷 《小步舞》 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自然环境作用
全国
Ⅲ卷 《到梨花屯去》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 自然环境作用
2018 江苏卷 《小哥儿俩》 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6分) 社会环境特点
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4分) 自然环境作用
知识图要
……
学案14 分析概括形象
——因形悟神,立象尽意
复习任务 1.细读文本,能够准确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揣摩人物心理,认识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作用。2.能够分析小说物象的含义和作用。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篇名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2 新高考Ⅰ卷 《江上》 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分析心理特点 ①分析形象是高考小说考查的最热点。无论是考人物形象还是考物象,几乎年年考。
②人物形象是考查的重中之重:
a.既重视传统的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更重视人物的心理变化,且后一变化越来越突出。这一变化,需要考生更加关注文本的细节,真正去读文本。
b.设题形式灵活多变。既有整体分析,又有局部分析;既有传统的人物形象分析题,又有如“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种逆推式思维题。“逆推”的变化,目的在于指引考生要重视阅读,真正地去读文本。
③物象考查的重点是其含义。
全国
甲卷 《支队政委(节选)》/《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节选)》 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6分) 分析形象特点
2021 新高考Ⅰ卷 《石门阵》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分析物象含义
全国
乙卷 《秦琼卖马》 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6分) 分析心理特点
2020 全国
Ⅰ卷 《越野滑雪》 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6分) 分析心理特点
全国
Ⅱ卷 《书匠(节选)》 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分析心理特点
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分析形象特点
新高考Ⅱ卷 《大师(节选)》 本文多次提到“板凳”,这是富有意味的细节。请分析这里“板凳”的用意。(6分) 分析物象作用
知识图要
前备知识——人物形象特点、作用及手法
特级教师黄厚江如是说:
王安忆说:“小说是心灵的历史。”毫无疑问,小说是写人的文学,小说要反映社会生活,要表现生活世界,必须写人,写人的心灵,写人的本性,
……
前备知识——小说文体特征
一、高考小说特点
年份 卷别 作者 篇名 文类 选文特点
2022 新高考Ⅰ卷 冯至 《江上》 历史/诗化小说 ①就体裁看,以短篇小说为主,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为主。
②就题材看,类型多样,趋向关注家国情怀,以及对人生、社会的思考。
全国甲卷 王愿坚 《支队政委
(节选)》 红色小说
2021 新高考Ⅰ卷 卞之琳 《石门阵》 红色小说
新高考Ⅱ卷 废名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散文化小说
全国乙卷 谈歌 《秦琼卖马》 文化小说
2020 新高考Ⅱ卷 双雪涛 《大师(节选)》 市井小说
全国Ⅰ卷 海明威 《越野滑雪》 外国小说
全国Ⅱ卷 葛亮 《书匠(节选)》 中篇小说节选
二、小说文体特征及其种类
(一)文体特征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本质特征是虚构,通过叙述虚构世界与人生。散文的本质特征是写实,贵“我”,言说真诚而自由,以独特的方式表现“我”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小说的主体是讲故事,讲究讲故事的技巧以及结构的安排,而散文则不讲究情节安排,所谓“形散神聚”也只是它结构上的特点之一。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剪裁加工,写意或描绘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