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50字。
将阅读进行到底——三问阅读教学
南通市小海初中 季春华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是一种对话的过程,也是心智活动的过程,阅读教学中要克服“重结论,轻过程”的功利主义思想和弊端,从课内到课外,从定性到定量,构建阅读教学体系,将阅读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
主 题 词:阅读 目标 过程 评价 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一个学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上阅读课,但事实上,解决的问题是否是学生在阅读中本身存在的问题呢,是否阅读课真正姓“阅读”了呢?新课标的颁布和阅读教学的实际状况迫使我们不得不追问:
一、阅读课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
现代社会,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和知识,发展智力,充实精神。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就告诉我们,“读”具有其自身重要的意义。不学会读,我们如何在信息量急剧膨胀的信息时代去获取有价值的内容?没有阅读,从古至今一切科学的论断、经典的美文、精辟的思想如何被我们吸收并发扬光大?不重视读的教学,一切该具备的阅读能力又如何被学生掌握?
那么阅读课又该如何体现出阅读的特点呢?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师生的双边活动应紧紧围绕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来展开,不可脱离文本的阅读来分析、感悟,不能架空了阅读材料。新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具体来讲就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能力绝不是一、两节语文课的教学就能实现的。这种阅读要求事实上已经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文学素养的培养,绝不是简单的只要读懂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