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记念》同步练习26
- 资源简介:
约6340字。
6《为了忘却的记念》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新)
1.填写在下列语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这来的便是闰土。_______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_______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_______变作灰黄,_______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_______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A.虽然 但 已经 而且 也 B.即使 但 已经 尚且 又
C.虽然 但是 已然 尚且 也 D.即使 但是 已经 而且 又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读下边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他们则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今年的今日,我才坐在旧寓里,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不料积习又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写下了以上那些字。
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2.开头连用“前年的今日”“去年的今日”“今年的今日”三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3.第二节引用向秀的《思旧赋》,目的是什么?作者说“然而,现在我懂得了”,作者懂得了什么?
4.“夜正长,路也正长”的含义是什么?
5.节选部分是全文的结尾部分,这一部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延伸阅读
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
林语堂
今日是星期日,稍得闲暇,很想拿起笔来,写我这三天内心里的沉痛,但只不知从何说起。因为三天以来,每日总是昏头昏脑的,表面上奔走办公,少有静默之暇,思索一下,但是暗地里已觉得是经过我有生以来最哀恸的一种经验;或者一部分是因为我觉得刘杨二女士之死,是在我们最痛恨之敌人手下,是代表我们死的,一部分是因为我暗中已感觉亡国之隐痛,女士为亡国遭难,自秋瑾以来,这回算是第一次,而一部分是因为自我到女师大教书及办事以来,刘女士是我最熟识而最佩服嘉许的学生之一(杨女士虽比较不深知,也记得见过几回面),合此种种理由使我觉得二女士之死不尽像单纯的本校的损失,而像是个人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