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同步练习28
- 资源简介:
约5760字。
8.2《登高》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体诗是形成于唐代的一种新诗体,它继承了汉魏以来古体诗的特点,又在诗歌格律方面有所创新。如,同属唐代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登高》都是近体诗。
B.荀子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 的倡导者。他们的代表作《劝学》和《师说》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
C.《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别是苏轼和辛弃疾的代表作,两首词都是咏史怀古类古诗词中的经典,词人都借怀古抒发了自己的怀抱。
D.闻一多是 20 世纪中国著名诗人,提倡写新格律诗。《红烛》是他的代表作,其中的诗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既是对红烛精神的提炼,也是诗人对自己的勉励。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可分为旧体诗和新诗。广义而言,旧体诗包括旧体的诗、词、曲;狭义而言,旧体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它包括律诗和绝句;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有格律限制的旧体诗称为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
B.《琵琶行》中,“间关莺语花底滑”一句,“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C.《归园田居》中,诗人用“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表达了渴望自由、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急迫心境。
D.《登高》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3.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其中风、渚、天、沙、猿啸、鸟飞,对仗工整。
B.颔联“萧萧”“滚滚”使“无边落木”“不尽长江”更加形象,景象萧瑟、阔远。
C.“常”极言诗人客居他乡之久,抒写思乡情切;“独”突出孤独无依,处境艰难。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二方面着笔。
二、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宋时期,敦煌艺术圆融、飞跃的状态,奠定了汉民族艺术审美体系的成熟自信、博大包容。历经一千多年① 的发展,直到现在,敦煌艺术仍闪耀着艺术的光芒。
敦煌壁画之中,线与色结合的② ,汇聚成一个个流光溢彩的形象。透过它们的璀璨光芒,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中国各个朝代艺术的传承和演变的脉络。特别是散落海外的艺术明珠——敦煌藏经洞绢画,更是让我们理清了中国卷轴画、唐卡艺术发展的源头。
在有“石窟艺术奇葩”之称的莫高窟第290窟,我们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