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随课练
- 资源简介:
约6940字。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册随课练
《赤壁赋》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
B.举匏樽以相属 举:举起、端起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正:端正
D.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箫声
2.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徘徊于斗牛之间;虽一毫而莫取
B.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C.凌万顷之茫然;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D.杯盘狼籍;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活用情况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歌窈窕之章
②舞幽壑之潜蛟
③泣孤舟之嫠妇
④西望夏口
⑤东望武昌
⑥顺流而东也
⑦侣鱼虾而友麋鹿
⑧不知东方之既白
A.①⑥/②③⑦/④⑤/⑧ B.①⑥⑧/②③/④⑤/⑦
C.①⑥/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⑥⑦/②③/④⑤/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诗帖》来说,写得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缓急的把握等,都显得________,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是这样_______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______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B.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C.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D.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6.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7.整理课文相关文学常识,根据下面内容填空。
赋是一种 的文体。苏轼,字 ,号 ,开创 词风。与其父 、其弟 并称为“ ”,又与另五人同列为“ ”。
8.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壬戌( )(2)桂棹( )(3)余音袅袅( )(4)幽壑( )(5)lí( )妇 (6)qiǎo( )然 (7)山川相缪( )(8)舳舻千里( )(9)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