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同步练习45
- 资源简介:
约14510字。
5.2《边城(节选)》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翠翠曾三次请求祖父不要再渡船。回来陪她,祖父都没有答应,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翠翠是女孩子,爱撒娇,祖父了解她的脾气,所以没回来。
B.祖父觉得翠翠应该自己照顾自己了,所以仍旧驾船。
C.老船夫一心想着赚钱,根本没时间理会他的孙女。
D.老船夫是一个忠厚纯朴的老人,他了解过渡人急切回家的心情,是竭尽其职的一种表现。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天河
杜甫
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
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
含星动双阙,伴月落边城①。
牛女②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注】①杜甫因上疏救房绾受牵连,被贬为华州司户参军,乾元二年他辞官去了秦州。诗中的“边城”即秦州。②南朝梁殷芸《小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年年机杼劳役。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从此牛女因天河阻隔而增相思之苦。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总写天河,用它平时的时显时暗,衬托出秋天到来后的格外明亮,暗含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期待。
B.颔联用烘云托月的笔法,写微云遮不住明亮的天河,天河清朗的景象可理解为是诗人永葆光明气节的象征。
C.颈联“双阙”借指京城,诗人孤身流落边城,只能与明月相依相伴,因而即使重新见用也不愿意重回京城。
D.全诗托物抒怀,从不同角度写出秋季天河长夜分明、处处分明、岁岁分明的特点,直咏天河,却意在言外。
3.本诗尾联用牛郎织女典故,却翻出新意,请简要分析。
三、小阅读-课内
4.请赏析以下选自《边城》的文字: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