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256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曾有不少理论盛极一时而后被证明是错误的,但它们同样是建成科学殿堂不可缺少的基石。比如:自然发生说。人们通过观察发现,污水会滋生蚊子,垃圾会滋生蚂蚁,尸体会滋生蝇蛆……由此提出,生命是从无生命的物质中自然发生的。
1688年,弗朗切斯科•雷迪首先对自然发生说提出异议。他用实验证明腐肉生蛆是蝇类产卵的结果,由此提出,生命源于生命,没有先前的生命就不会有新的生命。这被后人称作生源论假说。雷迪的生源论假说得到越来越多人的信服。同时代的科学家列文•虎克等人,通过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了通过某种微生物进行繁殖的规律。
然而,就在这时,新的瓶颈产生了,显微镜制造技术达到了极限,没有办法观察到直径不足1/40000英寸的微小生命。
1845年,约翰•尼达姆对于雷迪的假说是否适用藻类微生物表示怀疑。他设计一个实验:先把瓶子里的浸液煮沸,再用软木塞塞住瓶口并用树脂封好,然后加热整个容器,以杀死其中所有的细菌。如果雷迪的假说正确,当浸液冷却下来之后,其中不会再出现新的微生物才对;但事实正好相反,经过一段时间,浸液中总会出现微生物。尼达姆得出结论:微生物并不依赖于已存在的细菌,而是从浸泡的物质中产生。
尼达姆的实验结果在科学界轰动一时。就这样,快被挤下历史舞台的自然发生说又被硬生生地拽了回来。
关键时刻生理学家阿贝•斯帕兰扎尼扭转了局面。他对尼达姆的实验提出质疑:有没有可能,通过软木塞和树脂并没有完全排除空气,或者对浸液和上面的空气的加热并不足够?他用实验证明,如果将玻璃器皿颈部热熔来实现密封,然后把它放在沸水中加热45分钟,浸液中就不会再有微生物出现。
斯帕兰扎尼虽然对尼达姆的实验和论证给予彻底的反击,但是我们经常忘记,驳斥一个命题,并不等于证明与此命题相矛盾的学说的正确性。
批评者宣称,斯帕兰扎尼将浸出液在密闭管内煮沸45分钟,杀死了管内空气中的“活力”,因而影响了自然发生。于是,战斗不得不再一次打响。有必要在确保空气中氧气和有机物质的构成成分不改变,并且没有干扰生命存在的物质的情况下,再次重复这些实验。
争论了近两百年后,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完美解决了这场争端。
首先,巴斯德用脱脂棉来过滤空气,处理过的空气不含有任何能够促进生命发育的物质,煮沸的浸液接触这样的空气后,既不会腐烂也不会发酵。
接着,巴斯德用显微镜检测了作为过滤器的脱脂棉,发现被过滤掉的固体颗粒中,有各种可以被明确识别为细菌的物体。他证明,这些微生物散播到适合发育的溶液中能够产生生命。
他还证明了通过脱脂棉过滤的空气不能产生生命,并不是由于其成分发生任何超自然变化。如果不用脱脂棉,而是把长颈瓶的颈部拉长并向下弯曲(后世称之为“鹅颈瓶”),然后将其中的液体小心煮沸,再将管子充分加热以破坏进入管子空气中的细菌的话,那么无论将装置放置多久,其中的液体都不会产生生命。
原因很简单。尽管充满着微生物的大气和鹅颈瓶中的无菌空气间存在自由的流通,但是细菌不能朝上落,永远到达不了鹅颈瓶的内部。如果从鹅颈瓶弯曲处将管子截短,外界空气中的细菌就可以自由地垂直下降,那么原本放置数月仍然保持清澈且无生命的液体在几天内就会变浑并且充满生命。
赫胥黎对巴斯德的研究大为赞叹,认为这些实验和逻辑推理都堪称典范。由此,生源论有了充分而有力的证据,而自然发生学说只好灰溜溜地离开科学的舞台,从此在科学史上销声匿迹。
(摘编自《<自然>百年科学经典》)
材料二:
过去大家都以为地球是平的,他们错了。现在不少人头脑里地球是个圆球,这批人也不对。但如果你以为前后两种认知错在同一个水平上,那你错的程度比他们加起来还深。
很早以前,人们认为世界是平的。他们认真推论,且证据也不是光靠眼看所得,毕竟不少人的住地有杂乱山河、悬崖峡谷。但是地平说有些地方跟现实的观察无法对齐,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三点质疑:(1)各地星空不同;(2)月亮被遮挡时形成的阴影总是圆的一部分;(3)远方的船出现时都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尼达姆的实验结果之所以轰动一时,是因为他根据这一结果推出的结论,使得当时广受信赖的生源论假说遭受沉重打击。
B.提出地平说的人们同样讲求证据,也并没有被眼前的复杂地貌束缚其思维,而是认真进行了推论,这些是值得肯定的。
C.斯帕兰扎尼的实验优化了密封方式,确保了加热时间,得到的结果证明了微生物必须依赖于已经存在的细菌才能产生。
D.材料二最后一段,“理论木胎”是指那些虽原始粗糙却孕育着科学灵感的理论,“捧着它”体现科学家对这些理论的重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实验可以让人观测到被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下难以被观察到的特性。
B.高精度的显微镜能观测更微小的生命,卫星能精准测量地球的形状,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巴斯德依靠严格的实验和逻辑推理来解决争端;自然发生说的败退说明其支持者被科学与逻辑说服,对科学与逻辑有着起码的尊重。
D.科学知识随时间的推移和证据的积累而不断更新,对地球真相的探索也会因地球精准绘形的完成而走到尽头。
3.对于材料中使用的逻辑推理的方法,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通过观察有限的自然现象推出自然发生说,其推理方法是不完全归纳法,这一方法本身是不够严谨的。
B.尼达姆与亚里士多德在推理时都使用反证的方法:先假设反面论题为真,再设法推翻它以推出正面论题为真。
C.批评者认为斯帕兰扎尼破坏空气中的“活力”影响了自然发生,隐藏前提是自然发生需借助空气中的“活力”。
D.材料二讨论地球形状时使用排除法:逐一否定地平说、球状说、椭圆说等学说,进而得出地球像水果的结论。
4.巴斯德实验观测到的一系列证据,有些指向驳斥自然发生说,有些指向证实生源论。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4分)
5.怀特黑德曾说:“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错误并从中获得进步?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猫城记(节选)①
老舍
①大蝎调了五百名兵来保护迷林,可是兵们全驻扎在二里以外,因为他们要是靠近了迷林,便会先下手抢劫。但是不能不调他们来,因为猫国的风俗以收获迷叶为最重大的事,必须调兵保护。兵们不替任何人保护任何东西,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可是不调他们来做不负保护责任的保护是公然污辱将士。大蝎是个漂亮的人物,自然不愿被人指摘,所以调兵是当然的事,可是要将他们安置在二里以外,以免兵馋自乱。风稍微大一点,而且是往兵营那面刮时,大蝎立刻令兵们后退半里或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