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同步练习48
- 资源简介:
约7960字。
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入冬的第一场雪是最吸引人的,不少人拿着相机,踏着碎琼乱玉,拍了许多雪景。
B.说起索马里海盗,有专家认为,是当地经济的极其落后,生活的极度贫困,把一部分挣扎在生活底层的人逼上梁山。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国际社会应把帮助该地区发展经济放在首位。
C.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降服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
D.额尔古纳乐队主唱呼斯楞单飞的消息被炒得纷纷扬扬,面对各种议论及误解,甚至是兄弟间的误解,呼斯楞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尉,官名,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秦朝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称“三公”,后来“太尉”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文中的太尉是指高俅,宋徽宗时太尉是最高官阶。
B.刺配,指古代在犯人脸部刺字并将犯人发配到边远的地方充军。刺,古时的肉刑,在罪犯的额面或肌肤上刺字,用墨染上颜色。配,发往边远地区充军。
C.官司,其含义在古代比较丰富,既可以指我们现代意义上的诉讼,也可以指普通官吏,常常指百官。除百官之外还可以是官府的泛称,而且多指政府的主管部门。
D.衙内,原指唐代掌管禁卫的官职,五代和宋初这种职务多由大臣子弟担任,后来泛指官家子弟。文中的衙内是指高俅的义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目前,有网民在某政府网站留言建议,应将《水浒传》踢出中小学课本。此君历数了《水浒传》“恶毒污蔑丑化女性”“无原则歌颂滥杀无辜”等几大“毒素”,认为“中小学不能给毒小说作推广宣传”。对于这名网民的建议,省教育厅做出了得体、审慎的回复:①__________一方面,②__________;另一方面我们也认为,③__________。公允地说,《水浒传》的色调是黑色的,情节是残酷的,价值观是错乱的,它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展现了“正史”极少留意的古代基层社会生活。然而,《水浒传》的长盛不衰恰恰在于其“现实”而非虚构,读者在梁山好汉身上看到了普通人也有的七情六欲,感受了普通人也会面临的命运抉择,享受了人物“身不由己”衍生出的曲折情节。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渐渐认识“反派”,也有助于他们领略现实社会的复杂、人性的立体与多元,逐渐从“这个角色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欣赏体验,转变乃至进化为批判性思维的欣赏能力。比起刻板单调的读物,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更能深刻地教育青少年。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表达得体,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人物短评主要运用叙议结合的方式,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要的文字把自己对人物的分析和评价写出来。请结合画框句的内容,就你熟知的水浒人物写一则短评。(100字以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933年,美国作家赛珍珠将《水浒传》翻译为英文,介绍给世界。在确定英文版书名时,这位在江苏度过人生最重要年华的美国女作家把书名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All Men AreBrothers),引得汊学家们击节叹赏。的确,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