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2/23 20:33: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810字。

  内江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检测题
  语文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化记忆,简而言之,就是由官方机制化的、具有固定形式的集体记忆,它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在历史长河中赖以生存并完成属于自己的使命的文化总合。文化记忆强调一个群体借助文本、文献、符号系统、媒体、各种机构的事实,以及一个集体为了建构属于所有成员和被每个人所珍视的过去而举行的各种活动。一个社会本身并没有字面意义上的记忆,但它对历史过程的重构类似于个体的记忆,例如,出于当下的需要、根据当下所拥有的知识、从当下的角度构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过去的版本。
  文化记忆的特点在于其恒久性,因此可以被称为长时记忆。一个集体的文化记忆建构在神话般的过去,而且与过去特定的结点相关联。在一个特定的集体中,成员们内心深处的形象可能会成为偶像,叙事也可能会变成神话,因此文化记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形象之所以成为偶像是因为它构成了一个集体的生存之本,叙事之所以变成神话是因为原有的历史经历与其具体的生成环境相脱节,经过几代人的传诵,最后成为一个超越时间的故事。它们会存留多久,或者是否会被取代,完全取决于文化记忆是否有用,即它是否依然有助于维系相关集体原有的关系。在不断的回忆过程中,这段不同寻常的过去逐渐演变为“神话”;回忆它不是为了口和耳的愉悦,而是为了把当下与过去对接起来,借助过去照亮现在,因为它们能够提供所有成员都可以接受并珍视的标志、价值和准则。一段共同的记忆使人们同处在相同的经验空间当中,并且因此怀抱同样的期待。
  文化记忆具有特定的载体、固定的形态和丰富的象征意义,文化记忆最为重要的内容包括涉及一个民族、国家等的创始神话和莫基史,它们对相关机构或群体的延续起到定型性和规范性的作用,因此,需要茹古漏今的人对其加以维护。这些人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有关过去的记忆现时化。很显然,文化记忆不可能与历史现实完全吻合,它并非自行生成,而是目标极为明确的记忆政策有的放矢的努力和干预的结果。文化记忆带有明确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一个社会以怎样的过去作为其存续的基础,又从中获取怎样的身份认同要素,实际上反映了这个社会的性质和它所追求的目标。
  (摘编自金寿福《文化记忆:为了对接当下与过去》)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沉淀千年的文化记忆深植于传统文化结构之中。文化记忆不仅是民族认同的基石,也是共同体认知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历史学家许倬云在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一书中写道:“欧洲有过希腊、罗马、教延这几个大型的共同体,中东也有过伊斯兰的共同体,南亚有过印度共同体。但是,中国这个共同体,其延续之长久,而且一直有一个相当坚实的核心,在同一个地区继长增高,其内容却不断地改变,不断地调适;凡此,都是上述另外那几个共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记忆是一种具有固定形式的集体记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构成了一个集体的生存之本。
  B.文化记忆带有明确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因此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根据当下的政治需求对它进行改变。
  C.文化记忆不可能与历史现实完全吻合,社会群体会选择性地记住与社会整体价值观相符的事件和人物。
  D.塑造和维护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文化记忆需要通过各种媒介来建构和传播,而文学艺术则发挥着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文化记忆失去维系相关集体原有关系的作用,与之相关的形象与叙事就极有可能消失或被取代。
  B.文化记忆对于凝聚共同体极为重要,它在塑造和维护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C.当代少数民族作家通过重述神话、补白历史、记录当下,使各民族神话成为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D.在文化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代优秀少数民族文学必须具备的特质。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二中叶梅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李娟的散文我的阿勒泰中,新疆广阔壮丽的自然风光,多民族和谐共处,构成了一幅唯美画卷。
  B.阿来的小说格萨尔王》以说唱艺人晋美为主角,通过他现实与梦境的交叠讲述了格萨尔英雄的一生。
  C.长篇小说《肝胆记讲述了乌蒙大地上汉族、彝族同胞肝胆相照,在党的领导下共御外敌的故事。
  D.长篇小说《家园》中,跟随丈夫到上海生活的达瓦志玛成了居委会主任,带去了新鲜的文化血液。
  4.材料二中两处划线均是作者对相关专业学者的著作和言论的引用,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
  5.近年来,以央视《我们的节日》传承等为代表的传统民俗类影像作品热播,以其艺术化的手法,打破了空间的局限,让各地乡间的民俗文化“活”了起来,引发全社会的民俗文化热潮。这类作品为何能取得成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风
  苏三皮
  风从南边吹来。从南海吹来。从西太平洋吹来。吁呼地,夹带着暴躁、不耐烦的气息。
  渔夫不慌不忙地把小船的缆绳字牢地缠在木桩上。风来了,渔夫得及时地把小船摇回岸边。风会使坏,会掀翻小船。小船是渔夫吃饭的家什,可不能被风给掀翻了。这样的情形也不是没有过。有一回,渔夫就大意了。风来时,渔夫并没有当回事,没有及时把小船摇回岸边,渔夫和他的小船便被风掀翻在大海里。所幸的是,经过一阵子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