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10字。
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一、 举例说明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放言五首(其一) 》白居易)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颈联两句都是比喻。草丛间的萤虫,虽有光亮,可它终究不是火;荷叶上的露水,虽呈球状,难道那就是珍珠吗?然而它们偏能以闪光、晶莹的外观炫人,人们又往往为假象所蒙蔽。
◆反复
花非花,雾非雾(《花非花》白居易)
◆比拟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以夫妻或男女爱情关系比拟君臣以及朋友、师生等其他社会关系,乃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从《楚辞》就开始出现并在其后得到发展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此诗也是用这种手法写的。
◆借代
笑语盈盈暗香去(《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暗香借代女子
◆对比
《轻肥》白居易、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
夸张
《蜀道难》李白——诗人以夸张的笔墨写出了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阻,并融汇了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神奇色彩,犹如一部乐章的前奏,具有引人入胜的妙用。
◆对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春残》翁宏)
这两句写得细腻深刻而委婉含蓄,对偶工丽而无雕琢之嫌,堪称佳句。
◆反问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设问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