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19题,约20320字。
河南省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本题4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汉语那么美,一笔一画、一词一句中都藏着故事。汉语的美,早已融入春夏秋冬,浸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汉语究竟有多美?从字体结构到书法艺术,从音韵格律到朗读吟诵,从单字含义到组词成语,从市井俚语到官样文章,从语录散文到诗词歌赋……汉语可豪放,可含蓄,可生动,可简洁,读之意韵无穷,美不①(胜 盛)收。汉语之美,是传统之美。她美在历史,美在形体,更美在精神。学习汉语,你才能明白有一种思念叫“断肠”,有一种愁叫“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一种喜叫“漫卷诗书喜欲狂”……闲②(暇 暇)之余,让我们捧一本经典,沉淀自己的内心,感受汉语带来的美的享受吧!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qìn lí fù B.jìn lí fù C.jìn lǐ fù D.qìn lǐ fú
(2)根据语境,为①②两处选择正确的字形,填在横线上。
① ②
【答案】(1)C
(2) 胜 暇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
浸润:jìn rùn,渐渐渗入或附着于固体表面;谗言逐渐发生作用;(积极而微妙地)影响。
俚语:lǐ yǔ,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
诗词歌赋:shī cí gē fù,是人们对我国传统汉文学的概称。
故选C。
(2)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
美不胜收:好的东西太多,欣赏不过来。
闲暇:闲空。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2.(本题8分)小河想在“‘豫’见美景”版块引用一些古诗文来盛赞河南的风景名胜,请你帮忙补写。
《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河南,古称“天地之中”,行走在这片土地上,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中。漫步开封清明上河园,欣赏着古色古香的建筑、盛放的菊花,让人在闹市中也能感受到“①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的悠闲心境;游走洛阳国际牡丹园,看到雍容华贵的牡丹、络绎不绝的游客,真切地感受到“牡丹之爱,② ”(周敦颐《爱莲说》)的空前盛况;登上与岳阳楼齐名的郑州夕阳楼,不由得感佩范仲淹“③ ,④ ”(《岳阳楼记》)的伟大抱负;伫立在杜甫故里文化园,仿佛聆听到这位古圣先贤“⑤ ,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徘徊于南阳武侯祠,体会到诸葛亮面对危难时“⑦ ,⑧ ”(《出师表》)的勇气担当……
3.(本题2分)安安为家乡的文字博物馆设计了一个游览互动游戏——趣味搭配,下面为甲乙丙丁依次搭配正确的是( )
安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世界记忆遗产甲骨文出土地,被誉为“文字之都”。甲骨文在文字结体及造字方式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具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其中象形是用线条来描画实物形状的造字法,如甲;指事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一个事物的意义或在象形字上添加一个符号表示一种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如乙;会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合在一起产生新的意思,如丙;形声字是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如丁。
① (上) (下) ② (牛) (水)
③ (洛) (姓) ④ (启) (从)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