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5060字。
安徽省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注意事项:
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仍熠熠生辉,无数仁人志士的道德光芒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经过对生与死、好与恶的分析,主张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① ”。教和学都能增长才干,砥砺德行,《虽有嘉肴》中论说学和教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② ,教然后知困”。面对清末政府的黑暗统治,秋瑾挺身而出,她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用“③ ﹖④ ”直接抒发自己不被理解的失望和直面危难的勇毅。面对山河破碎,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抒发自己忧国伤别之情的诗句是“⑤ ,⑥ ”。
(2)“云”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很早就为人们所注意,并融入诗歌审美之中。“⑦
,⑧ ”孔子借“云”的轻薄缥缈,表达对不义之财的不屑(《〈论语〉十二章》);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⑨ ”表现阴云低沉雪天酷寒的肃穆;李白在《行路难》中仰天高歌“⑩ ”来表现对前途充满信心。
【答案】所恶有甚于死者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愁云惨淡万里凝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考查名篇背诵,注意:胸襟、磨折、溅、凝、济、沧。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2分)
【甲】
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A,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地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A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什么这样号táo痛也是的?”A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得众人心里都qī惨起来。
【乙】
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号táo( ) qī( )惨 顷( )刻
(2)下列词语的词性与【甲】文中“应诺”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咯咯 B.贡院 C.叩头 D.霎时
(3)“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他。”这个句子的主干是 。(2分)
(4)【甲】文段摘自清代著名作家 的长篇讽刺小说《 》,其中的人物A是 。(3分)
(5)【甲】【乙】文中都写到了人物哭,结合原著分析人物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答案】(1)啕 凄 qǐnɡ
(2)C
(3)客人扶他
(4)吴敬梓 儒林外史 周进
(5)示例:周进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的,看见贡院触景生情,难免伤心不止。大圣三打白骨精,唐僧以为他打死无辜的人,遂逐走他。孙悟空看重师徒之情,又因满心委屈却不得不离开而感伤不已。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号啕:háo táo,指放声大哭。凄惨:qī cǎn,指悲惨凄凉。顷刻:qǐng kè,指片刻,表示行动或事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当于“一会儿”。
(2)本题考查词性。在【甲】文中,“应诺”是一个动词,因为它描述了一个动作——即应答并承诺。A.咯咯:拟声词,用来模拟笑声,通常被视为副词或拟声词,但它并不描述一个动作。B.贡院:名词,指的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地方。C.叩头:动词,描述了一个动作——即磕头或低头致敬。D.霎时:副词或时间名词,用来描述时间的短暂。故选C。
(3)本题考查提取句子主干。句子的主干通常是指句子中去掉所有修饰语、状语、定语等附加成分后,剩下的最基本的句子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如果有的话)。分析句子可知,该句的主语是“客人”;谓语是“扶”;“他”是宾语,是“扶”这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