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卷3(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3400字。
安徽省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卷3
注意事项:
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经典诗文,总能让人精神丰盈。朱熹的“ ? ”(《观书有感》)告诉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陆游的“ ,
”(《游山西村》)告诉我们,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刘禹锡的“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社会在前进,未来无限美好。
(2)古代文人常常将“鸟”写入诗文,以抒发情感。白居易的“ , ”(《钱塘湖春行》),通过写莺歌燕舞,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的喜爱之情;欧阳修的“ ,
”(《醉翁亭记》),则巧妙地通过写禽鸟之乐来衬托游人之乐。
【答案】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渠、疑、畔、莺、暖、燕、翳”等字的正确书写。
2.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12分)
【甲】
昆虫界的反常现象真是无处不在啊,很快我又发现了一对短翅天牛,它体形健美,可与山楂树上的栎黑天牛媲美。( )是属于鞘翅目的昆虫,就会找出鞘翅把身体包住,以保护脆弱的后翅和容易受伤的柔弱的腹部。可是,令人奇怪的是,短翅天牛却无视这一常规,它肩上长着的两片短小的鞘翅,失去了防护的作用。短翅天牛到底是因为缺少布料做不起燕尾服,还是因为吝啬才穿起了小马夹呢?( )是真正的鞘翅目昆虫,在鞘翅上偷工减料有什么好处呢?它真是吝啬得让人吃惊。
【乙】
也许飞蝗泥蜂意识到了这埋伏在路上的强盗有多么危险,所以它放下猎物,勇敢地冲向螳螂,准备狠狠地揍它几下,把它赶走,或者吓吓它,让它不敢( )。可是那强盗一动不动,紧闭着前后臂。飞蝗泥蜂又从螳螂躺着的草茎旁走过。看看它头部的方向,就知道它十分警ti,它要用充满威力的目光震 shè敌人,让它原地不动。这样的勇气是应该得到回报的:被放下的猎物没有遇到意外事故。
(以上文段节选自《昆虫记》)
(1)给加点字注拼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媲( )美 警tì( ) 震shè( )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既然 只要 轻举妄动 B.只要 既然 轻举妄动
C.只要 既然 胡作非为 D.既然 只要 胡作非为
(3)[甲][乙]文段选自 (作者)的《昆虫记》,文段行文活泼,语言诙谐,主要以 的修辞手法表现昆虫世界。(2分)
(4)《昆虫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请结合整本书,举例谈谈你的认识。(4分)
【答案】(1)pì 惕 慑
(2)B
(3)法布尔 拟人
(4)示例:松毛虫即使走错巢,它们也会很平静,和平相处,团结吐丝织巢,作者以人的情感看待昆虫,展现了松毛虫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爱。被管虫在产卵后舍弃自己的衣服以保幼子安然生活,赞美被管虫即使死了也要拿身体当屏障保护幼子的母爱。
【解析】(1)本题考查给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媲美:读音pì měi,美好的程度彼此相当。tì——惕,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警觉。shè——慑,震慑:使感到震动并害怕。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既然:连词,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常用“就”、“也”、“还”等配搭。只要:连词,表示充足的条件关系,常与“就”“便”呼应。轻举妄动:没有经过仔细考虑,就轻率地行动。胡作非为:不顾法纪或舆论,任意干坏事。空一,根据【甲】“( )是属于鞘翅目的昆虫,就会找出鞘翅把身体包住,以保护脆弱的后翅和容易受伤的柔弱的腹部”语境可知,此处“鞘翅目的昆虫”是“找出鞘翅把身体包住,以保护脆弱的后翅和容易受伤的柔弱的腹部”的充足的条件,应使用“只要”。空二,根据【甲】“( )是真正的鞘翅目昆虫,在鞘翅上偷工减料有什么好处呢”语境可知,此处“真正的鞘翅目昆虫”是“在鞘翅上偷工减料”的前提条件,应使用“既然”。空三,根据【乙】“或者吓吓它,让它不敢( )”语境可知,此处飞蝗泥蜂吓唬螳螂,让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