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22010字。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力量丰富自强不息的内涵。学校举行“践行自强精神•赓续民族血脉”手抄报比赛,请你完成如下任务。
你们小组搜集了下面的文字作为手抄报的引白,其中有错漏之处,请你进行完善。
赓续民族精神,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近代中国,A山穷水尽,前途miǎo①茫。从南湖红船的启航,到南昌城头的枪响;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筚路蓝缕□B孜孜不倦是共产觉人的最好注脚。今天祖国富强繁盛,人民安居乐业,但复兴之路漫漫,仍常积攒②力量,C埋头苦干。万晓白放弃优裕生活,扎根乡村,全职生态修复;王小川带领团队,D前仆后继,发明搜狗输入法,研发全球领先机器翻译系统□李子柒利用短视频,推广传统非遗技艺,掀起“新国期□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每名青年的使命。我们从民族精神中不断汲③取力量,永葆奋斗姿态,lí④明还会远吗□
1.填写文段中空缺的字音、字形。
① ② ③ ④
2.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需修改的一项是( )
A.山穷水尽
B.孜孜不倦
C.埋头苦干
D.前仆后继
3.文段中四个□处的标点符号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为了探究自强不息精神的内涵,你们小组搜集了如下资料。
4.你们将搜集的古诗句整理成了表格,请补充完整。
古诗句 自强不息精神的内涵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坚持不懈
(1) (2)
5.你们小组读《水浒传》和《艾青诗选》时,运用“比较”的策略,进行了“自强不息精神”主题探究阅读。
(1)比较发现同中有异。请结合具体情节补全对话。
小渝:《水浒传》中武松和林冲形象很相似,他们在面时强权不公时,都奋起反抗,自强不息。比如,武松;林冲。
小庆:两人也有不同点,武松是嫉恶如仇、有仇必报,林冲则显得更安分守已、循规蹈矩。
(2)比较发现异中有同。你发现很多诗的核心意象不同,但都表现了自强不息精神的内涵。以下解读与自强不息精神无关的一项是( )
选项 A B C D
诗句摘录 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游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复活的土地》 现在我们正开始新的长征\这个长征不只是二万五千里的路程\我们要逾越的也不只是十万大山——《光的赞歌》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煤的对话》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大堰河——我的保姆》
内涵解读 为祖国复兴而战斗,土地已经复活。不畏艰难,明朗一定会到来。 光鼓舞激励我们,送来新的黎明。传承坚强,民族将完成新的长征。 煤似已沉默死亡,但火势之心仍在跳动。坚定信念,总会浴火重生 大堰河和广大劳动妇女们,你们博大无私的爱让人敬佩!感激你们!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
6.传统非遗宜重回大众视野。你们走进重庆梁平木版年画,探究非遗传承人的自强精神。
链接资料:
梁平木版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于重庆梁平,是一种为庆贺年节的绘画艺术。其雕工精湛,印刷仔细,色彩鲜艳。题材丰富多样,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现代印刷技术的冲击,让传统手工年画逐渐失去市场优势,传承出现断层危机。徐家辉作为桀平木版年画非遗传承人,守护这门手艺40多年,他在年画制作工艺上进行大量创新、恢复工作,通过到高校授课、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推广架平木版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