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2025 年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26 7:54: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8 总计:8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800字。

  江西省九江市2025 年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 (3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刀郎《罗刹海市》最近火遍全网,其中《花妖》传播程度尤为疯狂,我是做叙事学研究的,想以此为媒介谈谈《花妖》之魅力。
  《花妖》歌词中隐含着一段凄美爱情:南宋时一女子与书生相恋,其父得知后“遣人杀生”,导致“血染褐衣”,女子亦因此忧愤而死,阎罗闻知后答应二人转世续缘,但因司命官错测罗盘经,投胎地点虽同而时间相隔,最终无缘见面。
  现代歌曲中的用典很常见。《花妖》亦是用典,不同的是刀郎把那条“老梗”当作贯穿全篇的主线,叙述在这里变成了复述,歌词从头到尾都在讲述女主人公无望的追寻。这样的转世追寻让我想到博尔赫斯的话:“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不存在;在某些时间里,有您而没有我;在另外一些时间里,有我而没有您;还有一些时间里,您和我都存在。”《花妖》中的“钱塘”“临安”“泉亭”“杭城”“余杭”,其实都是同一个地方在不同时代的名字,排出这些名字是为了说明“寻差了罗盘经”之后的时空混乱。这首歌带来的感动正在于此——想想那滴胭脂泪还在轮回中苦苦追寻,我们应该知足了。
  当然,要想让一个古老的故事焕发出生机,还需要在讲述中调动一批别出心裁的意象。歌词中的“灭边追逐落日的纸鸢”和“花墙下弥留的枯黄”等,反映了女主人公“在时间的树下”寻而不得的惆怅与无奈——这种“爱而不得所爱,而又不能忘其所爱”的追寻,激起的是一种绵长悠远的具情 尤其是那句没头没脑的“尘凡儿缠系诱我,”我白了头”,让人瞬间产生一种被击中的感觉、 “尘几儿”即凡大俗子,一个人如果就镇终如始,水远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那么他真的会成为完全不同于“尘凡儿”的不朽之人。这种人在“初心”驱动下挣脱一切纠缠与羁绊,义无反顾地追寻既定的目标,而这样的追寻也会把他们自己带上更高的境界。
  此外,听刀郎的歌,能让人更好地领悟存在的真谛:我们身边流失过多少有可能但未发生的事件,它们本来也会是我们的人生,忽略它们便无从认识我们此生的意义、这些有可能但未发生的事件也许存在于其他的“可能的世界”中、莱布尼敦说“可能的世界”有无限多个,实现了一种可能,便意味着失去了实现其它可能的可能。已经实现了的和那些不能实现的相比,实乃一粟之于沧海。
  不过好在人类还会叙事,讲故事就是在叙述中实现一个个“可能的世界”。我感到刀郎也把自己看成是讲故事的人,《花妖》便在叙述中建构各种“可能”,同时描写真正的爱情。女主人公在一次次轮回转世中没有放弃追寻,就是因为胸中水远有一团真爱之火在燃烧。我在《山歌寥哉》中独爱《花妖》,就是这个缘故。
  (摘编自傅修延《〈花妖〉:我在文学的树下等了你很久》)
  材料二:
  “可能的世界”这个概念并非新近提出。策布尼兹认为,一个世界如与逻辑规律不相矛盾,就叫“可能的世界”、神从诸多“可能的世界”中挑出最好的一个予以实现,于是就有了我们这个世界。莱布尼兹提出的范畴引人深思,既然真实的世界只是一个实现了的“可能的世界”,那么一定还有许多“可能的世界”以其他形式存在着。神话,梦境存在着“可能的世界”,穿越过去与未来、物理学中的“反世界”等都属于“可能的世界”。显而易见,“虚构的世界”也是一个未实现的“可能
  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刀郎《花妖》用典,以“花妖”的传说为主线,复述了南宋一对有情人生前不相守、转世也无缘相见的爱情故事。
  B.《花妖》使用故事发生地点“杭州”在多个时代的不同名称,构成错乱的时空景,更能突出主人公追寻不止的精神。
  C.博尔赫斯所述,既印证了《花妖》主人公世世轮回中的苦苦追寻,也劝慰人们要能与相爱之人相遇就应该感到知足。
  D.面对“尘凡儿”的嘲笑,“白了头”的主人公听从内心召唤并坚定追寻既定目标终会成为走上更高境界的不朽之人。
  2.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可能的世界”中“不可能”的标准是建立在常识之上的,但这些常识不是j恒不变的,所以“不可能的世界”也会发生变化。
  B.虽然“可能的世界”与“不可能的世界”对立,但“虚构的世界”里存在着许多不可能,因为“虚构的世界”中可能的标准不同。
  C.关于“可能的世界”,莱布尼兹认为真实的世界是最好的,但作者认为“虚构的世界”在形态、内容、自由度上更具无可比拟的优势。
  D.作者可以自由地利用可能性,甚至以新的“可能”之标准创造“可能的世界”如李白“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建立的“荒诞世界”。
  3.下列选项中所叙述的内容不适合作为材料二第三自然段论据的一项是 (3分)
  A.《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不仅向我们描绘了雄浑壮阔的“赤壁世界”,还向我们剖析了无奈痛苦的“内心世界”。
  B.《促织》凝固了一个人虫交织的“异化世界”,作者通过叙事嫁接真实与荒诞的图像,使读者脑海中浮现出这一奇幻画面。
  C.《西游记》构建了由天庭、西天、龙宫、冥间、人间等组成的社会系统,篇幅庞大,人物众多,具有丰富性与复杂性。
  D.《梦游天姥吟留别》虚构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仙界”,一些神奇图景突破现实逻辑,实现了对可能性的自由把握。
  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刀郎《花妖》歌词的魅力所在。(4分)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对“可能的世界”的阐释,简析《花妖》构建了哪些“可能的世界”?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 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节选)①
  马尔克斯
  星期四,上校本打算在吊床上躺一整天,可还是起来去侍弄那只公鸡。这几天雨下个不停、整整一周,上校的肚子都胀得难受。到了星期五下午,难得十月里雨竟停了。阿古斯丁③过去的伙伴们——他们同阿古斯丁一样,都是斗鸡迷——抽空过来把那只鸡检查了一番:情况正常。
  家里只剩下上校和妻子的时候,上校回到卧室。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