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00字
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指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主谓倒置句等七种句式。也有人将后面的四种句式归纳统称为倒装句。
之所以将上述七种句式称为特殊句式,是因为这些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句式特点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熟悉和了解这些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文言句式特点,有助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一) 判断句
现代汉语中,主要依靠主谓之间的判断动词"是"来构成判断句。这种判断句的形式在文言中只是极个别的现象,一般都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来表示判断。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 主语后面用"者"表提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者,……也)。
例1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石钟山记》)
2. 主语后面没有"者", 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也)。
例3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例4 生,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3. 谓语后面连用"者""也"表示判断(……者也)。
例5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荐》)
例6 是必射雕者也。(《李将军列传》)
4. 用"为""乃""则""即""诚""非""素""皆"来表示判断。
例7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例8 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例9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例10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o项羽本纪》)
例1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例12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例13 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5. 直接用名词充当谓语表示判断。
例14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 被动句
文言一部分被动句与现代汉语被动句有相同之处,都用介词"被"来表被动,另一部分则与现代汉语被动句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用"……于……"来表被动。
例15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16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拘于时也。(《秋水》)
2. 用"……见……"来表被动。
例17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荆轲刺秦王》)
例18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3. 用"……受……于"或"……见……于"来表被动。
例19 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例20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4. 用"……为……"来表被动。
例21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例22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