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的大视野——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比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8 20:02: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000字。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比较——课程建设的大视野
一、课程与课程目标
§    功课、学业及其进程(一门多门)
§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学生实际体验的忽视)
§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预期与非预期目标)
§    课程即学习经验(从教材转向个人)
§    课程即社会文化再生产(社会顺应)
§    课程即社会改造(新秩序、批判意识)
课程因素与课程理论
§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
  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
§   现代课程理论:
    学科结构理论—学术性、逻辑结构
    社会改造理论—重大问题变革社会
    学生中心理论—自我实现基本需要
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
1、行为目标取向
§     泰勒:不仅要把目标作为教师要做的事情来陈述,还要陈述期望学生发生什么变化;
§     不仅是概括性地陈述行为目标,还要言明这种行为所适用的领域;
§     “课程目标与行为目标几乎是同义词” ,“课程目标必须具体化、标准化”
§     目标越细越好,桑代克当时曾经为小学算术举出3000个目标。
§     长处:强调了可明确识别的要素,具体可操作。
§     短处:很难测评、很难被转化为行为的学习内容易被放弃;明确具体的不见得有用;烦琐整体被分解。    
2、展开性目标取向
§      如果说行为目标关注的是结果,那么,展开性目标关注的是过程。
§     杜威认为,目标不是预先规定的,而是教育经验的结果。
§     [英]斯腾豪斯(L STENHOUSE)的四种过程:
§      (1)技能的掌握;(2)知识的获得;(3)社会价值和规范的确立;(4)思想体系的形成。前两项可能行得通,后两项则肯定行不通。
§          罗杰斯(C ROGERS)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能影响人的行为的知识,只可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无指导教学)。
§     强调的是个人的生长、个性的完善,其他不重要。
§     长处:以人为本,重探究创造,个性的丰富多彩。
§     短处:理想化;非高能力者,就成为放任。   
3.表现性目标取向:
§    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首创性反应,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目标更具有开放性。如语文课程目标的感悟、体验、见解、评议等等。
§    “固定的标准,是人的身心和精神充分发展的天敌”。
长处:关注首创精神和表现;有利摆脱行为目标的束缚,有机会去探索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和内容。在有些学科值得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