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初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3/6 12:37: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学习目标
1.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章生动的描写。  
3.揣摩课文词语。  
重点难点 
1.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所表现爱国主义感情。 
(2)学习文章生动的描写。  
2.难点:词语揣摩。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 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哽住(geng3)  踱来踱去(duo2)  惩罚(cheng2 fa2)郝(hao2)  叟(sou3)   祈祷(qi2 dao3)懊悔(ao4)  诧异(cha4)  纵身(zang4)
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词语:
(1)惩罚:严厉地处罚。
(2)懊恼: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懊:悔恨。
(3)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4)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5)纵身:全身猛力向前或向上(跳)。本课是全身使劲向前跨越的意思。
(6)踱来踱去:来回慢步行走。  ,
(7)惨白:(面容)苍白。惨:凄惨。形容自得不好看。
3.(1)阅读课文,质疑。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都德(1840—1897)是法国十九世纪下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十三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集。有《达拉斯贡的达达兰》、《星期一的故事》、《小福罗蒙》和《大利斯勒》等。他的短篇小说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而对着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篇短篇小说,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朗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