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2007年语文高考复习方案专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1/29 8:21: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8个专题,约12000字。海淀区2007年语文高考复习方案第一专题 
一、 读书:智慧人永恒的话题 
书籍记载了人类精神劳动的成果与智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很难设想,如果没有书籍,世界将会怎么样? 
古往今来,多少人用最华美的语言、最虔诚的感情礼赞书籍,那么,对于智慧人最高尚的精神活动——读书,你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范文品读】 
1、书与人的随想 
梁衡 
在所有关于书的格言中,我最喜欢赫尔岑的这句话:“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但书却留存下去。” 
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常将它们比作历史长河,而每个人都是其中搭行一段的乘客。每当我们上船之时,前人就将他们的一切发现和创造,浓缩在书本中,作为欢迎我们的礼物,同时也是交班的嘱托。由于有了这根接力魔棒,所以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某一学科积几千年而有的成果,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掌握,而腾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新的创造。书籍是我们视接千载,心通四海的桥梁,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拿到的通行证。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人和书的关系就愈紧密相连。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新世界,比如海洋、太空、微生物等等。凡新世界都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但真正大的世界是书籍,它是平行于物质世界的另一个精神世界。有位养生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健康是幸福,无病最自由。”这是讲作为物质的人。正常人刚生下来没有任何疾病,一张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以后风寒相侵,细菌感染,七情六欲,就灾病渐起,有一种病就减少一分活动的自由。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他刚一降生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迷蒙蒙,怯生生,茫然对来世。于是就识字读书,读一本书就获得一份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所以一个学者到了晚年,哪怕他是疾病缠身,身体的自由度已极小极小,精神的自由度却可达到最大最大,甚至在去世之后他所创造的精神世界仍然存在。哥白尼一生研究日心说,备受教会迫害,到晚年困顿于城堡中,双目失明,举步维艰,但他终于完成了划时代巨著《天体运行》。到去世前一刻,他摸了摸这本刚出版的新书欣然离开了入世。这时他在天文世界里已获得了最大自由,而且还使后人也不断分享他的自由。 
中国古代有人之初性恶性善之争。我却说,人之初性本愚,只是后来靠读书才解疑释惑,慢慢开启智慧。凡书籍所记录、所研究的范围,所涉及的东西,他都可以到达,都可以拥有。不读书的人无法理解读书人的幸福,就像足不出户者无法理解环球旅行者或者登月人的心情。既然书总结了人类的一切财富,总
海淀区2007年语文高考复习方案第五专题
感受灿烂的民族文化(修改稿)
【范文品读】
1.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时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与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予以分析。但是,从文化的民族性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看,我们应当大胆肯定。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从这个意思上说,天人合一思想的,是非常有价值的。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海淀区2007年语文高考复习方案第四专题
三、向往睿智的人生境界
【范文品读】
1、人生的境界(课文)
冯友兰
练习
(1)文中“觉解”这一概念所属的范畴是: ( )
A.自觉的行为习惯 B.良好的心理素质
C.明确的主观意识 D.高尚的道德品质
(2)下列有关“人生境界”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人生境界是由人做的各种事情本身的意义构成的。
B.人生境界有高有低,境界一样的人所作的事情不一定是相同的。
C.作者认为人生境界的高低,取决于觉解程度的高低。
D.作者认为人的精神境界是靠哲学来提升的。
(3)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相符合的两项是:( )
A.“自然境界”与其他三种境界根本不同在于觉解。
B. 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哲学境界,即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C.道德境界的人视自己为社会之一员,自觉地为社会利益做事。
D.天地境界的人视自己为超乎社会之上的宇宙之一员,只为宇宙利益做事。
E.贤人和圣人的人生境界不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