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简答题·考点分析
- 资源简介:
约13210字。
小说阅读•简答题•考点分析
难度:一在审题时看全要点,看透难点;
二在概括时角度得当,用词精当;
三在分析时字句简短,适当概括。
一、小说阅读备考要求:强化两个意识
1、强化文本意识:读懂文本(泛读)、结合文本答题(精读)
2、强化规范意识:审题规范(认真审题,熟悉考点和题型);答题规范(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格式正确,语言简练、准确);书写规范;
二、小说阅读考查要点——围绕着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命题
1.环境
“一景三考” ,分析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特点、写法和作用。有时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与深刻寓意。
2.情节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阶段(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概括故事情节;分析情节安排的特点及作用;探究情节安排的作用。
3.人物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探究人物性格的典型意义,对人物形象的评价。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能分析直接(正面)描写,间接(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4.主题
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评价小说主题,探究小说主题的现实意义,探究情感取向。
5.构思:分析小说构思的特色
6.理解标题含义及作用。
情节类三大题型
1情节梳理(心理变化)
概括情节的4种方法
思考角度 分 析
线索连贯法 线索贯穿情节发展全过程,它可以是某个人、物、情感、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阅读小说,要根据文本内容确定具体的线索。
结构连贯法 事件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握这些关键点即可梳理情节。同时还要注意在具体作品中,出于作者的艺术构思,有时不一定按照现实中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来写,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可颠倒或交错。
场所连贯法 小说的故事,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不同的场所会有不同的情节。抓住场所的变换,也可概括出情节。
情感(情绪、看法)连贯法 在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物的心理情感会有所变化。情感连贯法就是要依托情节的发展变化,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状态,进而按照人物情感变化梳理出情节脉络。
(2022新高考一卷)《江上》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思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答案①子胥登上渔船,清新的空气,和谐的橹声等都使他感到安宁。
②船到江中央,月涌江流,子胥的思绪随江水奔涌,复仇的情绪渐趋激昂。
③渔船缓缓前行,子胥观察摇橹的渔夫,体会渔夫的世界,感念渔夫的恩惠,享受到不曾体验过的柔情。
分析:审题要全面:“舟行江上”划定了相关区间;“所见所感”须有所概括;“思绪”文中有则摘取,无则概括。作答时,语言须简洁,啰嗦会使得分点不突出。所以平时简答题答案的升格也是个要务,但我们都不够重视。
(2021全国一卷)《秦琼卖马》9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答案①先是无意购买:他看出瓷盘是赝品,并不说破,以"小本生意"为由婉拒;
②然后是有意相帮:表示再想想,留下王超杰并细心安排吃住;
③最后决意相助:对戏剧的热爱,对世道人生的感悟,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