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的怀念·在北大百年庆典的反思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1/30 12:36: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000字。世纪末的怀念(怀念季羡林等几位北大大师)
□张曼菱
我不敢说:“世事沧桑心事定”。对于这个世纪,其实我只参与 了一半。 
  但,总有一些不用赶什么时辰的东西,透过浮生,穿越繁杂世界,络绎而来。于灯下茶前,或幽径低回之处,令人流连品味。有时竟能充满了整个人生。 
  那些片断和印象,时间不能把它消磨,它反倒能把时间消磨过去。或与相投的友人,一抒胸臆。其中有些事,还是值得告诉后代孺子的。它不应仅属于个人。 
  在北国,那蒙被岁月灰尘的群楼,学子捧书的湖畔,是这个世纪给我亮起的一盏盏明灯——我心目中的北大导师。不是每个学生和名师都有机会接触交往。他们的高风亮节,大义之言、大器之举,能使奋斗中的学子感到一种心底无私天高地阔的关怀。 
  清晨,未名湖上,总荡漾着微妙的雾气。我曾拜捧书于石上。晨风中,过来一位老者,他说:“你在看什么书?” 
  我说:“朱光潜的《美学》。” 
  他说:“这书不值得看。他的东西,都是从国外的美学理论那儿来的。你直接看几本西方美学史就行了。” 
  我不由有些愤怒:从哪儿来的一个老头,竟敢如此低贬朱先生? 
我默默地站起来,合上书就走。 
  走不了几步,忽听见耳边有人招呼道: 
  “朱先生您好!” 
  回头一看,是几个挂红牌的研究生正恭恭敬敬地向刚才那老头行 
礼。 
  我冲上去问道:“您,就是朱先生?” 
  老者含笑颔首:“我告诉你,不要看他的书嘛!当年外国的美学 
还没有进来,大家看他的很稀奇,现在,那些书都介绍进来了,你可 
以直接看原著。最好是英语原著。翻译的有偏差。” 
  我面对朱先生,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中等身材,小四方脸, 
一双眼睛笑盈盈看着我。 
  后来我才知道,朱先生患有极重的眼疾,近乎失明。可是那天我 
眼里的他分明炯炯有神。 
  如今湖水如昔,朱先生已经仙去。一定去了一个美的国度。 
  未名湖上,风拂面而来。古人宋玉曾论及“风”之气质。此北大 
之风可以浴心。 
  北大的一批“国宝级”的老先生,大都住在燕南园和朗润园一带。 
一处是林木葱茏,小院生苔。一处湖水幽幽,荷叶寂寂。从这里走过 
的人们,总是放轻脚步,屏声细语,唯恐惊扰了大师们那代表民族代 
表岁月的精深思维。 
  那年头,几位国学大师都撑着耄耋高龄来为我们这拨“关门弟子” 
讲课,我记得的有王力,吴祖湘,林庚。这是他们最后的开堂讲学了。 
  这是大师们的世纪情怀。我们这拨学生满带着社会风尘和泥土气 
息,而大师们则以暮年辰光穿过大劫,跨山越水,却幸坐一堂。两代 
人相思相逢在中国历史起身的时候,倍感亲切。 
  “独立小桥风满袖”,这句诗,在我心中久久地成了林庚先生的 
化身。 

钱理群:在北大百年庆典的反思
  北大百周年校庆庆典活动的帷幕已经落下,喧嚣过去,一切归于平静。
  这正是反思的时机。——或许是受了鲁迅的影响,我特别喜欢“……以后”这样的命题:此刻想做的,正是“庆典以后”的反思。
  这些日子,我们谈了很多——关于北大;也写了许多——关于北大。但凭着我的直感,我们仿佛又无意地遗漏了,甚至是有意地遗忘了不少——同样是关于北大。
  我想起了刚收到的一位老同学的来信,说到校庆那天,“怀了不少旧,但似乎都局限在‘反右’以前,这也难怪,后面的事不好说了……”。我懂得他的意思:在我们这些老校友的北大记忆里,原是深藏着那一段或难堪,或痛心,因而“不好说”的历史,谁愿意轻易搅动——“避重就轻”本也是人之常情……。
  如果这仅仅是个人的记忆,不好说就不说,这倒也罢,生活中类似的事太多,哪能老是念念不忘呢?
  但如果这是一所学校,以至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记忆呢?——我翻遍为北大百年所写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图书,竟然发现:关于1957年的这一段,在北大的历史叙述(记忆)中已经消失,变成一片空白,仿佛什么也不曾发生,不留半点痕迹(!);仅有的一本却仍然把这段历史描绘成一小撮“右派”学生在“诬蔑”、“攻击”……,让人仿佛又回到了当年……
  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无论遗忘或坚持,都令人恐怖!
  我于是想起了那一本书——那是“大批判”时,校方发给每一个学生,作为反面教材的“右派言论汇集”;当时我有个收集资料的习惯,朦胧中仿佛意识到这或许将是一个历史文件,就把它小心地保存了下来(可见我大概从头就是一个“谬种”),文革后期退还抄家材料,它又奇迹般地回到了我的手中,却不料在向周围的年轻朋友炫耀中不知被谁“没收”而后悔莫及——连一本书的命运也会有这般的曲折……
  于是我又四处打听,寻问,终于通过某个途径找到了,而且还有好几本,真是喜出望外!
  我迫不急待地打开了书……
  我首先要寻找的,是因为聚集全校最出名的“右派”而引人注目的《广场》的“发刊词”,那是可以视为这个思想群体的宣言书的——
  “……人与人的关系要重新调整,一些过去习以为常的正面和反面的东西要重新进行肯定和否定,对于现代的一些论点与观点要重新进行估计、评价和探索……。总之,这里——整风运动为主流的大变革是一次伟大的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改造运动,或思想意识的大革命,对一切都要勇敢地再认识。
  “大鸣大放成为这次运动的精神实质。毫无顾虑地发言,为真理而作好争论,以及为证明一些新生的主张、观点,天才的创造,都将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注:原文如此)
  “中国将到来社会主义时代的春秋诸子百家争鸣,会到来社会主义时代的以少年事叶(注:原文如此)为风骨的、建设文学的再生,会到来社会主义时代的盛(唐)般的诗的创造,会到来社会主义时代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伟大的马列主义的不朽理论会得到进一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