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80字,从四个方面谈中学生如何鉴赏古典诗歌。
中学生如何阅读和欣赏古典诗歌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 王丽霞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诗歌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汉赋争奇,与元曲斗妍。它如江河泻地、日月经天,经千年而不朽;又如星耀河汉、玉润灵山,历百代而璀璨。至今,那些闪烁着民主性、人民性光辉而又达到很高艺术境界的作品,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它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境界,已不能适应时代对中学生的要求,学会鉴赏古典诗歌,深入领会诗歌的内蕴,已成为发展的趋势。古典诗歌的鉴赏学习能很好地激发我们学习古代丰富的文化知识的情趣,提高文学欣赏能力,从而有利于中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中学生如何鉴赏古典诗歌。
一、 反复吟诵,品味诗歌的音韵美、语言美。
诗歌要读。诗的美,诗的意味,有很多在读时才能感受到。因为语言是有声音、有节奏的,不同的声音、节奏能表达不同的情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种短小的句式,急促的节奏,高昂的声音,本身就让人产生气势磅礴、铿锵有力的感觉,表达了诗人高唱入云、雄浑博大的气魄。而柳永的《雨霖铃》就不同了,“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柔缓的节奏,低回的吟唱,让人感受到诗人柔肠百转的离愁别情。
欣赏诗,要读。读诗,还可以配以基调一致的中外名曲,更能展现诗的音韵美和语言美,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如:吟诵《孔雀东南飞》若配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更容易让学生品味诗的凄美动人之处。
二、 沉思冥想,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
诗歌是最纯粹的语言艺术,它以语言形成一个个意象,配以读者的想象,可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如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我们把诗中的意象组合起来,眼前好像出现这样一幅画面:湛蓝的天空多么明净,黄叶飘飘铺满了大地,江河也染上了秋的颜色,水气雾霭凝成了秋的绿意。夕阳西下,映照着山的身影,天水相连浑然一体,只有无情的芳草还是那样无动于衷,远远地逸出在夕阳之外。
诗人借想象把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我们再借想象,把古诗中的艺术形象通过再现而展示出来,使美的感知内容得到补充,使自然和人得到和谐统一。
三、 涵泳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思。
诗歌之所以能产生极强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它具有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