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20字。
辨析并修改语病复习指导
“辨析并修改语病”的主要对象是句子,也涉及到一些句群。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造句是语言表达----结段、成篇的基础。句子的表达应该是正确、恰切、清晰并且简明、连贯、得体的;同时,从反面辨析并修改病句,对于实现句子表达的上述要求,具有与之相辅相成的重要价值。在社会用语相当荒芜的今天,在实现规范祖国语言的努力中,辨析并修改病句,除了教学意义,更有着社会意义。正因为此,历年《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都把“辨析并修改病句”作为必考内容。
《考试说明》对“辨析并修改病句”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一、辨析,二、修改。辨析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和分析;修改病句,是在辨析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在高考语文要求测试的五种能力层级中属于D级——应用,这是对能力要求较高的层级。就题型而言,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用客观性试题;修改病句的考查则主、客观性试题兼用,而以主观性题型为多。
《考试说明》对病句类型作了六种规定: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种规定有利于考生将备考训练集中到重点方面,减轻学习与复习的负担。
下面以90年代以来高考试题为例,分别予以说明。
语序不当指句中某些词语的次序颠倒,以致造成语意的混乱或费解。
1992年“三南”一、12题。
乙.考试开始后,大约经过了半小时,就有人陆续交卷了。(“陆续”是表明“有人交卷”的具体状况的,“交卷”的不止一人;现在错置在“人”之后,形同一个人“陆续交卷”,让人费解。)
〈例2〉1994年一、4题。
C.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理论上”“说明”,“政策上”“规定”,是恰当的搭配;现在颠倒了“说明”与“规定”的次序,造成语意混乱。)
〈例3〉1995年一、7题。
D.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在古代”这一时间状语,只对“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进行限制;现在错置在句首,形成同时对“无法演奏”“无法演唱”的限制,让人费解。)
〈例4〉1999年一、5题。
D.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这一介词结构,应放在主语“世界各大报纸”之前;现在放在主语之后,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使用习惯。若保留现语序,需将“关于”改为“对于”。) 搭配不当指词语间的搭配不恰当,以致句不达意或表意混乱。搭配不当又有多种情况。
〈例5〉1999年一、5题。
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执勤
的岗位上。(“210辆消防车”“放弃休假”,主谓搭配不当。“3000的名消防官兵”对搭配不当起着干扰遮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