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非定向阐释类诗歌鉴赏方略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2/9 22:56: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10字。
非定向阐释类诗歌鉴赏方略  
       高考关于诗歌鉴赏的题型主要是主观阐释,而主观阐释又分为定向阐释和非定向阐释两类。从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设置类型来看,主要是以针对某一点的、具有明确指向的定向阐释为主;非定向阐释的答案亦A亦B,更能够体现出诗歌鉴赏的开放性,代表着一种命题趋势,因此也有可能成为今后命题的局部热点。
      从历来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非定向类诗歌鉴赏因其独具开放性,故而考生在阐释时难以把握,形成答案时常常会出现诸如不着边际、不能切中要害等现象,因而有必要掌握一些应对方略。
      一、揣摩字词的传神性
      诗歌是语言艺术;语言是诗歌的外壳,也是诗歌描摹景物、塑造形象、表现内容情感的唯一媒介。古人非常讲究语言的锤炼,而对诗歌的鉴赏也同样只有建立在准确理解诗歌语言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对诗歌中的一些传神的动词、副词、形容词和数量词等更要用心揣摩,因为非定向阐释的考查内容之一就是要求考生比较字词的不同的表达效果。
      例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高考辽宁卷)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句末,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解答此考题重点在于“为什么”,考生一般都明白,两首诗中的“应有”与“犹有”两字确实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并且从语感上就能感受得到。但至于不同在什么地方,则需要具体分析。“应有”二字重点在“应”,是说“应该有”,但到底有没有尚不清楚,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寻找”痕迹的意味,因此,它侧重于过程;而“犹有”的重点应该是“犹”,是说“仍然有”,因此,它侧重于结果,依然存在。所以可以这样回答:
      “应有”二字蕴涵丰富,传达出诗人在孤寂中极力寻找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惆怅,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可谓传神之笔。或:“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船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并不多,进一步表现出诗人那种孤寂惆怅的心绪。
      这就是“应有”与“犹有”两处的不同的表达效果,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回答均为正确。
      二、分析内容的关联性
      非定向阐释的一项重要的考查点是对诗歌内容的阐释。既然是针对诗歌内容的阐释,那么在解答之前,考生一定要理清诗歌前后所写的分别是什么内容,这些内容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一般情况下,前后内容之间的关联主要表现为拓展、加深、提高等等。只有在明确了这些关联的基础上,对诗歌的阐释才不致于迷失方向。
      例2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夜吴歌 · 秋歌 李 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前人有人曾说过:“余窃谓删去末两句做绝句,更觉浑含无尽。”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请说说理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