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10个字。
中考复习感言
张春莲
感言一,考什么就教什么。多年从事语文教研和参加中考命题。始终认为语文中考和语文教学息息相通,考试应该是教什么就考什么(当然,这种教是有依据的,以前依据的是教学大纲,现在依据的是课程标准),教学不应该是怎么考就怎么教(指的是不思考题目的导向作用,不研究命题的真实意图)。但是,据了解,很大一部分教师在中考复习时,始终坚持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举例来说:《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那么,是不是说中考就不能涉及语法修辞方面的内容呢?其实,课标指的是语法、修辞知识方面的名词术语,或简单地进行词性、短语、修辞方法的辨析,而不是指语法、修辞知识的运用。各地中考试题中的修改病句题其实考查的就是语法知识的运用,请看下题:
下面语段存在语病,请按要求改正。
①当我们骑马越过崇山峻岭驶向阿根廷一侧的时候,在参天大树形成的绿色拱顶下碰上了一个障碍。②那是一棵大树的根,③它阻断了我们的去路。比我们的坐骑还高。④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动用了斧子,才得以通过。
(1)句子成分残缺的一句是:_____改法:______
(2)语序不当的一句是:______改法:
(2006年山东省潍坊市课改实验区中考题)
试想。如果缺乏语法知识,仅仅会根据语感判断句子的正误,就不懂得第①句缺少主语,属于成分残缺,只要去掉句首的“当”,在“我们”后面加上“在”字即可。而语序不当的是第③句,因为根据顺序,应该先讲树根比坐骑高,这是阻碍交通的原因,将此句提前,就符合实际了。w
再看下题: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
(2006年浙江省中考题)
这是一道考查修辞上的续写排比句题,自然,即使不学习排比句知识,也明确“仿写”的含义。也懂得要在横线上写一句表达与上面两句内容类似的句子,但是如果掌握了排比句知识,就懂得排比句是由至少三句以上内容相同或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所组成的,就会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考什么教什么,还表现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比如,前一年中考的现代文阅读语段中自由度较大的语段为散文(常常与实用文体的记叙文和文学体裁的小说、散文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