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050字。
2007年冬令营语文讲义(二)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作为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是一个常考点,即每年必考。更重要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子的把握。
一、要点讲析
1、高考考什么: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主要考查内涵丰富或结构复杂的句子、修辞句、主旨句等。
①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对象的句子(根据文体的不同,句子重要性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②表示文章脉络、层次、逻辑的句子;
③内涵丰富或结构复杂的句子。一般情况下,我们首先应该关注的是:首尾句、点睛句、感情句、转承句、修辞句。
2、高考怎么考:
命题形式:①选择题、②填空题、③简答题
二、方法指津
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的题型,是历年来高考试卷中对现代文阅读能力进行考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有些考生拿到此类题有点茫然,或者答不到要点上,或者答非所问,或者答得片面不全等等。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以高考卷为例,归纳以下几个方面,相信对你们会有所帮助。
(一)抓关键词语来答题
词语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因此化大为小,突破关键词语,对理解整个句子会有不小的帮助。例如:2004湖北高考卷第19题。
怀表,很老很老了
一块怀表很老很老了。
它镀铬的壳子已经斑驳,针盘也有好几个地方锈蚀。是带着日月盈亏的刻度么……
某天,我把它拿去找修理钟表的师傅。他一看,笑了,“古董啦,不过一般机械表还是106个零件吧……上点油?”我说:“你看哩!”他拧了拧发条说:“只要动个小手术。等着好了。”他打开表,拆了零件。我点起烟吸着。给他一支,他急忙阻拦:不是吸烟时候,烟灰掸不得的。于是,他把零件挨个吹一吹,放在玻璃盘子120号汽油中。然后,以极细软的纸吸干,装配。一根微丝就着瘦长的小瓶口滴下点点油滴,上在轴上,上在钻石上,“行喽。”经他一拨弄,怀表复活了,金属簧轻轻响着,像在伴奏一种韵律操。
我把它收进口袋,回到家里。
母亲说,这是爸爸留下的一块表。吃粉笔灰的人嘛,攒钱攒了半年,才买上这块表。跟他一起走了四十年。他说,他一辈子别的什么都不要,只要知道时辰;只要知道秋冬春夏;只要几件打发寒暖季节的衣裳。就是这样,他起五更睡半夜,改课本,改答卷。还写了两本数学书。他从不讲究吃的,锅塘里埋几个山芋,拿出,拍拍灰放在袋里,往往可以度过一天。虽说他瘦棱棱成了皮包骨头,却像纬梭穿行于岁月的经绷。他学生的鬓角发灰了,他自己的头发也更加银白了。前两年,晚上睡觉睡得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就过去了。灯油熬干,捻子熄掉了……变成一堆灰。他就留下这块表。他留下的就这平平淡淡几十年。
怀表在我身上焐得挺热,我时常摸出看看它。我听到的是时间的足音。我不可能是敲木鱼的和尚。应该承认已进入暮年,但还有点晚晴中火红: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
四周的木落,有些蕴藉深沉,然其飒飒之声不是唏嘘叹息,而是和我们蓝色星球搏斗的一种动力。
这块薄薄的圆圆的金属,我揣着好久了。在寒林雪屋看见冬天。在一串串凌霄花下记着的是秋天。水红菱绽开了,春之桃打朵了,我都亲切地感受到。还会有什么抱憾的事么?除非你让秒针、分针在罗马字上寂寞地流转。在人生旅途上,除非你老在惦记:多几个安适的驿站好让我打尖。
“行路人啊,为什么你总显得疲乏呢?”我不知道正在泉路上的父亲,像踏着骤起旋风似的马蹄,会不会这样惊醒我,促使我时常警觉。—— 精神一点不能萎靡啊。
阅读上文,回答问题:
从文中看,“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这句话有什么含意?
分析与答案:对句子的理解更多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段,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本句的要点是“追赶”和“晨曦”,但都要在把握原文的基础上来理解特定含义,而不是它的词典义。答案:1、虽已年迈,仍要珍惜余生,振作精神。(此为“追赶”之意)2、永葆青春,像父亲那样积极进取。(此为“晨曦”之意)
方法小结:句子里的关键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句中的特定称谓;
2、句中的指示代词;
3、句中的动词和修饰语,多为形容词和条件、原因状语;
4、运用了修辞的词语,多指比喻、比拟、借代、反语、反复;
5、注意句子中有特色的也往往是某一点,题中考查的往往集中在某一个方面。
(二)结合位置特点来答题
语句的位置往往决定了其担任的角色和作用,因此,在现代文阅读中要注意语句所处的位置,而后“因地制宜”。例如:2004年浙江高考卷第20题。
白鹤翔集的记忆
一条弯弯扭扭很窄的路,牵引着我们走进山中。抬头望山,四围皆松,它们都很寂寞,远离了村庄、市井,一株一株独自站在那里,一副沉思默想的样子。也许因为我的走近,有了一些感触吧,发出松涛的响声。声因风而鸣,其来也忽,其去也飘,有如天籁,我也听见了。久听不厌者,应该是山里人。古人却说:“然非清心人不能听,非会心人不能解。”又有谁能听、能解的?
意外地看见了委羽洞。心头一惊,听老者说过,这是仙人修炼的地方,称为道教天下第二洞天。“委羽”典出后周刘奉林,他于山中学道,能闭气,三日不息。据说,他吞吐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