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60字。
大家知道,逸夫学校是地处城乡结合处的新建学校。生源不是很理想,社会家庭的条件也不是较好,下岗子女,离异子女,农村家庭占到一定比例。面对这个现状,我们在九年级这一学年中,从思想和学习方面帮助学生真正转向,在教学内容、复习进程的安排上,更是努力领会进修学校和上级领导的指导意见,狠抓教学常规,突现九年级语文特点,备课组老师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圆满顺利地完成了2006年教学任务。在2006年中考中,语文成绩也令人满意。下面从三方面具体来谈谈:
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
九年级工作历来是学校的重头戏,学校各级领导极为重视,每次月考结束,就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分析教学情况。根据本届学生优生不优,中、差生面广的现状,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实施培优补差的方法,以提高优生、缩小中、差之间的差距。特别是最后的冲刺阶段,领导使学生和老师统一认识,重新制定计划,以稳定的情绪迎接中考。
二、备课方面:团结协作 集思广益
我们时常说,考试不是在考学生而是在考老师,初三的老师是什么心情,那种焦虑、紧张、期待不是身临其境的人或许是很难深切体会的其压力可想而知。值得庆幸的是,我和备课组的其他两位老师从一开始就达成了共识:同承担,共分享,携手面对挑战。而事实上,我们也真的做到了。暂且抛开教学效果不谈,仅从心理上讲,我觉得原来由一个人承担的工作压力变成有三个人可以分担,有事可以商量,不用猜忌,此消彼长之间,尽管工作量大,但心情始终还是比较愉快的。我们是怀着共同努力去做好一件事的心,凡事商量,互相鼓励,从教学计划的制订到落实,一步一步完成了学校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期间,我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上班,尽管也很着急,但知道学校的事暂时会有人帮我顶着;回到学校除了关切的问候,教学的工作她们会向我有条不紊交代得清楚细致。虽然有疲于奔命的心力交瘁。但从心理上更多感到的是有了依靠。心情不一样,工作的效率就不一样,工作的结果自然也会不一样。团结协作是做好任何一件事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统一进度,统一测试,统一练习,从资料的查找到试题的研究,有分工有合作,资源共享,团体作战,效果很好。由于学生差生面大,而且普遍有“重理轻文”的心理。面对以上情况,我们只有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比别人更投入,更用心。
三、上课方面:重视阅读,主攻文言
我们九年级的教学可以说还是跟着中靠的指挥棒走,我们必须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 , 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 , 采取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 , 真正做到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 ,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近几年中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命题有这样的特点:1 、注重学生概括表达能力考查。2、注重学生思维能力考查 。3、注重学生解读文本能力考查。4 、注重学生质疑鉴赏能力考查。5、注重学生文化底蕴能力的考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捕捉把握有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不断充实内容。下面就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谈谈我们的做法。我们将阅读的程序步骤概括为: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磨练语言→得出答案。这一经验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中考思路“整体理解,咬文嚼字”又密切吻合的。以往我们的做法是教学中落实这一经验。而我校的语文成绩的取得就是一个明证。现如今,结合中考思路用好这一教改经验,让其焕发新的活力。如:“整体感知”这一点。即如何感知,感知到何种程度。我们的实际做法就是依据文体特色分文体解读。如议论性文章:寻找提炼文章观点、剖析文章结构层次并归纳层意、圈划归纳论据。记叙性文章:依据文章的线索来解读文本,然后划分层次归纳层意,从人物的品行入手把握文章的中心,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上好语文阅读课教学上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心理,扩大知识面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在日常课堂教学努力做到:①精选文本材料(重思想内容)。把握人文精神:(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力求科学精神(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寻找城市精神;关注社会热点等等②扎实地进行专项训练,从中考看,很注重四类题型(整体理解、阅读积累、自主体验、鉴赏评价),教学时分时段单项地进行教学,注重方法的培养。③综合运用。精心挑选综合测试卷,注重各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注重各类题的解题思路指导。并且自己设计题目,力求与中考题型相符,并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