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870字。
文学作品阅读指导
【考点扫描】
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主要包括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散文、小说、戏剧)的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一般以散文阅读的考查形式为主。
一直以来,文学作品阅读因为较难把握,在语文卷中是较容易失分的地方和多数学生的软肋。但是在高考语文卷中,除了60分的作文外,文学作品阅读是份量相当重,2006年江苏卷达到22分。就考查形式来讲,一般包括对文中重点词语、重点句子、作者所表达观点的理解和体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归纳概括中心意思,概括作者文中的观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等。
从近两年高考文学作品选文情况来推测,2007年散文应当继续将唱主角,选材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以当代作家作品为主,兼及现代作家作品。内容具有较为丰厚的人文性和较强的审美性。
★命题设计原则:①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②尽量照顾考生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③努力体现由词句理解到综合分析鉴赏的过程;④重视对考生理解、筛选、归纳、概括等能力的综合考查;⑤力求题型稳定、整齐,即由填空到简答。
试题比较全面地涵盖了能力考查点:①考查对关键性词语的正确理解、判断及阐释能力;②考查对有效信息的筛选及整合能力;③考查对句子语义、段落要旨的把握、感悟和概括能力;④考查对全文主旨及内容的分析、归纳、整合能力;⑤考查对文章的表现技巧、表达效果的评价鉴赏能力。
2004年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单独命题的省市卷,都加大了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E级)的鉴赏能力的考查力度。特别是其中的“表达技巧”题,备受命题人的青睐,共有8套试卷在“表达技巧”上做文章。其命题题干表述多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好处)”“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好处)”等。教育部考试中心余闻认为:“这样做,更能体现对文艺作品阅读能力考查的特点。”
2005年考卷更是如此。重庆、广东、湖南、福建、北京、辽宁、全国I、全国Ⅱ、全国Ⅲ共9套试卷取消了选择题,文学作品阅读赋分情况为:湖南卷为27分,全国卷三套试卷及上海卷分值为22分,广东21分,重庆、江苏、福建20分,其余为18分。05年考题加大了对“理解重要词语”的考查力度。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分值比例大,越来越注重阅读主体的主观体验与人文体验,注重整体阅读,还阅读本来面目。这些与新课标强调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即现代文阅读教学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对课文侧重于整体理解、整体把握,注重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驾驭课文,领会其主旨和内涵,吸收其精髓和养分)是一致的。
【范例解码】
一、理解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例1 (05年全国卷I)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作者在“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这里的“遗憾”指的是什么?
【答案】 春天来得太晚,让作者等待得太苦。
【解析】 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对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这一小题,需要把后文的比喻弄明白,从“早知道你又来哄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这样的话,可知作者的遗憾在于春天迟迟不来,当初让她冰在了那里,十分苦恼。
例2 (05年全国卷Ⅱ)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可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我曾在作文里发过“人生如梦”的叹息。我那时只有十岁呀。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我真像一棵小草伸出了青春的嫩芽,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在我的面前伸展开来。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春天与希望同在,春天与温暖俱来。哦,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我们民族所有子孙以幸福、以理想的1949年的春天。
“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答案】 故都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
【解析】 这道题是考查句子在文中的含意。从写作时间(1981年2月3日春节前夕)和前文“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可以推知这里的“吹开了故都的城门”的“春风”是解放的春风,“心灵上的迷雾”是原先对前途的迷茫。
二、分析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