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教案1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5/2 21:59: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070字。
《范进中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对话、对比等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总结归纳,口头表达等能力。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掌握分析人格性格发展变化的方法。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民的毒害。正确思考"读书目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讨论理解文章内容,欣赏讽刺艺术。
教学难点:如何在小说中运用讽刺艺术。(通过对比、夸张的手法达到讽刺效果)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通往我们学校的路上,有一种商店比较与众不同。寻常的商店,店里总堆放着各式各样的商品,等着人们来购买。而这种商店并不堆放商品,它在店里设有好几排的座位,在墙上贴好红绿相间的数字,时常有人在店里走来走去,或幕启:静坐沉思。有人在这里花了极少数的钱,却获得了极丰厚的回报。这是什么商店呢?没错,这就是彩票商店。
小小彩票,实在玄妙。现代社会,多少人凭借它而一夜暴富,改写了命运。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人们如果希望改写个人命运,实现一夜之间由不名一文,摇身一变为身价百倍,大多数人只有凭借参加封建科举考试,凭"中举"才能改变命运。
今天我们就要来接触一个因"中举"发疯,也因"中举"改变自己贫穷命运的人--范进。
二、阅读文章,感知人物
1.快速阅读课文,集中认识和思考范进这一人物形象。
2.用批注符号标出有范进活动的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
三、前后对比,分析人物形象
1.范进中举前后状况:
(1)中举前,范进家里穷得两三天揭不开锅,中举当天他还抱了鸡到集市叫卖好换米回家,左邻右舍没有人关心他。中举后,众邻居都来恭维,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有背了米来的,也有提两只鸡来的。
(2)范进中举后,连举人出身做过知县的张乡绅也赶来拜会,不但口头上拉关系,套近乎,而且送来了"贺仪五十两"银子,送给范进"三进三出"的干净房子。
(3)胡屠户对中举前后的女婿的态度截然不同。中举前,胡屠户可以大骂范进,训斥得范进"唯唯连声";中举后,胡屠户称范进为"老爷",是"天上的星宿",奉承他是"才学又高,品貌又好"的"贤婿"。
板书:
       中举前    中举后
生活和人际关系    范进家境贫寒、每日小菜饭、乡试无盘缠、卖鸡换米煮粥    众乡邻奔走效力、殷勤送礼、张乡绅登门拜访,百般拉拢
胡屠户态度    现世宝、尖嘴猴腮、卑微、癞虾蟆、不三不四       才学高、天上星宿、品貌好、贤婿老爷
2.范进中举后发疯原因:
(1)社会原因: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禁锢人们思想,选拔驯顺的爪牙,借以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2)个人原因:范进20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二十多次,直到54岁才中了举人。几十年的痴情追求,一旦功名到手惊喜得发了疯,这是有其必然性的。
作者对范进这个人物虽有一定同情(主要表现在对中举前的描写),但更多的是讽刺;作者把范进作为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来写,因而讽刺的矛头更主要的是指向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的。
3.范进的人物形象。
范进的悲剧:
范进像科举制度下无数读书人一样,以取得功名为终生理想,无比执著。他将青春乃至大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