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则材料,约20000字。2007年高考福建卷中外名著导读全程导读《家》导读问答
1.请对《家》中鸣凤之死的故事情节作简要介绍。
答:鸣凤与觉慧真诚相爱,然而高老太爷却把鸣凤许给60多岁的孔教会头面人物冯乐山,鸣凤怀着绝望的心情与觉慧诀别,可是觉慧只忙着读书写文章。鸣凤在花园里痛苦地思考,明白了:“她应该放弃他。他的存在比她的更重要。”最后她极其温柔而凄楚地叫了两声:“三少爷,觉慧,”便纵身往湖里一跳。
2.简述《家》中一个令你悲痛的故事。
答:瑞珏生产的日子近了。为了避开高老太爷的灵柩,免得有血光之灾,高家长辈要求觉新把临产的瑞珏送到城外去住。觉新没有反抗,到城外找了一处潮湿的房子。瑞珏因难产在惨叫声中死去。因为陈姨太的要求,觉新被拒之门外,不能和瑞珏见最后一面,希望完全破灭了。
3.简介《家》中家庭禁锢青年思想的两个方面。
答:一、封建旧家庭和专制制度,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二、封建礼教及迷信对生命的迫害,在《家》中,有梅的悒郁致死,瑞珏的惨痛命运,鸣凤的投湖悲剧,婉儿的被逼出嫁,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无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礼教、迷信迫害的结果。
4.简述觉慧反抗的一个故事。
答:冯乐山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一口应允。正在与琴处于热恋中的觉民当即表示反对。在紧急关头,觉慧帮助觉民逃婚。高老太爷闻讯勃然大怒。无论其他人怎样劝说,觉慧都坚决地说,如不取消冯家的亲事,他绝不说出觉民的地址。祖父最后说,冯家的亲事决不能取消,如果觉民不回家就叫觉慧顶替。觉慧十分气愤,想:“如果牺牲是必需的话,做牺牲品的决不是我。”
5. 简述《家》中觉新、觉慧、高老太爷或鸣凤的一个故事。
答:例1:除夕夜,高家一派节日的喜庆,一家人欢乐地谈笑吃酒。散席后,觉慧带着酒意在大门口看见一个讨饭的小孩在哭。他摸出两个半元的银币,放在小孩的手里。静寂中好像有人在他的耳边大声说:“你这个伪善的人道主义者!”
例2:新旧军阀战争结束后,觉慧瞒着家人参加《黎明周报》的工作,撰文介绍新文化运动,攻击旧制度旧思想。他干得如火如荼,逐渐地进到新的园地里去,他觉得在他的前面还有一个广大的世界,在那里他的青年的热血可以找到发泄的地方,在那里才有值得他献身的工作。
【巴金《家》导读】(2007-3-15)
【导言】
是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带有自传的色彩,通过几个青年的命运写了“五四”之后人性的觉醒与封建势力对人性的扼杀。本书基本上是个爱情故事,这正是当时的普遍题材,语言不事雕琢,朴实亲切,作者是含着泪用心灵写出来的。《家》对当时许许多多青年人挣脱封建家庭束缚,追求幸福爱情,追求自由解放有巨大影响,使我们看到今天的自由实在是由先辈的抗争而来。
作者:巴金
成书时间:1931年
类别:长篇小说
版本推荐: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书海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