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30字。
学习反复修辞手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中,“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点在原先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八种修辞手法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反复”这一修辞手法,这表明反复修辞手法极有可能在今后的高考中体现。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反复这种手法呢?建议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
一、什么是反复——明确其内涵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例如: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双臂劳动了;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为了赞美保姆——大堰河的勤劳和善良,艾青在这里一连反复使用了六个“她含着笑”,使勤劳而乐观的保姆形象跃然纸上。w
二、反复修辞手法的几种类型——感悟其内容
1.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先生在这里多次使用“沉默”一词,表达自己对段祺瑞政府的愤怒和对民众觉醒的期盼之情。
2.词组或句子反复。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
例如:“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铁凝《哦,香雪》)
这里连续三次反复使用“原来是这样的”,表明了香雪此时的快乐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