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00字。
个性化阅读教学浅探
汪巧苇
众所周知,学生阅读能力生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占课时最多、花精力最大的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影响着学生生命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价值观相应从对文本的“一元解读”转变为“多元解读”,“多元解读”就要建立在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指出并强调注重个性化阅读。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在接受新的学习任务时,每一名学生所带到新的学习环境来的原有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都是不同的,而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依据其原有知识、技能、态度而接受的过程。现代心理学认为,阅读过程是动态的,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主动而有意义的交流,并将阅读定义为“读者根据其知识经验从文本中构建意义的过程。”这就为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本文中笔者仅就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谈点自己的教学体会与期待。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为学生个性的彰显、心灵的放飞营造良好的环境。
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学习方式、情感需求、生活经验等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不可能一致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读《红楼梦》,“红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学家看见宫闱秘事。”对此,教师要构建安全、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参与思考、交流,使课堂教学成为多边交流、多向流动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教书,自己是在服务,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满意,每一个孩子都能发展,所以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下“神坛”,与学生的目光平视,做学生的伙伴朋友,走到学生中去,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热情鼓励学生敢于说,敢为人先,标新立异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还要善做一个“引导”者,认真倾听学生的“芸芸众声”,善于觉察他们独特新颖的视觉,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再为学生搭建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在“仁者”、“智者”的交流碰撞中悟出“真谛”!这样,学生的个性会得到充分的彰显。
二、指导学生有效地个性化阅读,为学生个性的张扬安上翅膀。
要提高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性,阅读方法指导很重要,好的方法是良好阅读的必要条件。这里,不妨将这指导方法借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