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百态

作者:[美]汤姆•拉伯著 陈建铭译  时间:2007/5/20 17:43:2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540
  在轻松自如的笔墨中,作者带我们回顾了图书的历史、风格,书痴的百态,收藏癖的种种表现以及各种类型的买书人,把爱书人的种种病状一一列举出来,让我们看了会心一笑。 
  比萨店权当阅读室 
  用餐阅读有其悠久传统,世代传衍,履行不悖。 
  诚然,在餐厅看书的秘诀,全在于所谓的落拓文人气质。身子往角落卡座一瘫,捧起一本煞有介事的好书,面前摆着一杯走味变冷的爪哇咖啡,三不五时灵光乍现、诗兴大发,随手拿起餐巾纸,下笔一阵狂写乱涂,让我们浑身散发出一股……呃,诗人味儿——仿佛不世出的大文豪正处于蛰伏状态,就等来日一飞冲天,跃登龙门。 
  然而,用餐阅读已今非昔比。我们现在无法一个人占一张桌子,只点一杯咖啡(或其他饮料)撑老半天。我们被迫非点更多东西不可。 
  如此一来,我们的麻烦更多了。别理会其他食客对你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你很清楚他们作何感想,可不是吗?要是看到有人腋下夹着一本书走进餐厅,人家心里头肯定不会是:“喔,好酷的人哟。肯定非常聪明、非常与众不同。” 
  如何将书本摆放在视线可及的地方,并且维持开页状态又能空出两手夹菜喝汤?这是极大的挑战。大多数瘾君子都使用糖粉罐镇压书页,视不同餐厅随机应变,改用果糖罐也行得通。但是,果糖罐总是一个样儿——罐子外头黏搭搭的果糖永远比罐内还多——届时除非你用奶油刀翻页,恐怕连翻页都会发生困难。即使这样子东搞西搞忙了半天,说穿了都是为了那区区三刻钟的阅读时间。 
  比萨店恐怕是现今进行用餐阅读的首选,尤其自从厚片比萨问世,厚片比萨的烹调时间通常要耗费整整三十分钟,而且起司粉罐也足以担负压页重任。 
  不过,有些瘾君子十分在意书籍品相,说什么也不愿眼睁睁看着爱书被一只沉甸甸、装了起司粉的玻璃瓶稍稍玷污。碰到这种情形也不必发愁,只要记住这句口诀;“等菜闲闲先看书,上菜开动阅杂志。”只要比萨一上桌,赶紧收起手上的书,换杂志上场。 
  另一个用来看书的地方——酒吧,除了风险比较高之外,其他都跟餐厅差不多。在酒吧看书简直险象环生。灯光昏昏暗暗,桌台总是脏兮兮、湿漉漉,人马杂沓川流不息,音乐震耳欲聋,一不小心失手把书掉到地上,很可能从此黏在地板上,和恶心的地毯难舍难分。 
  卧读,提神还是催眠? 
  我们都晓得,在床上阅读乃嗜书瘾君子必不可少的行为。床铺、被褥、床单、慵懒的姿势、隐隐环伺的睡意——全都让咱们读兴大发、文思泉涌。尤金•菲尔德曾写道:“所有优秀、正统爱书人皆身体力行这项令人愉悦、饶富深意的床上阅读消遣。” 
  瘾君子约翰•柯林斯•斯夸尔对所有跟他同样犯瘾的同胞提供一个英明的建议:“且让睡魔远离”,他写道,“且让翌日诸事统统远离……哪本书最能令我保持长久清醒,便能跟我一道上床。” 
  那些犯瘾的老祖宗,为了争取额外一个钟头清醒时间,付出多少代价都在所不惜。中国大学者刘珣常常彻夜读书,为了不让瞌睡虫侵扰,他在床边“点燃几捻细麻,一旦睡意略起,稍一点头,火苗便烫其发”。比较气弱的瘾君子的想法不一样。他们之所以在床上看书,说穿了还是为了睡觉。书籍于是成了安眠药、助眠剂。当然啦,照那么说来,床边读物最好是里头有一大堆艰涩难懂、又臭又长的句子,好比:结构化学研究论文,或者,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他写的文章情节冗长平淡,拥有极佳催眠功效(纯属个人经验谈)。里头不外乎描写:清晨起身、盥洗着装、毕恭毕敬的应对进退、矫揉造作的会客清谈,全书充斥琐琐碎碎的细节描写,通篇尽是填满介系词片语的长句子(平均一句话里头有四十五个)——只消读个一两页,保证两片眼皮开始缓缓下垂,整个脑袋昏昏沉沉,接着两手一瘫,书滚到地板上。 
  最好的旅伴 
  书本和旅行是良伴。只要一听到脚下铁轨发出规律的铿铿锵锵声、喷射引擎沉缓的低吼、空姐示范紧急逃生程序……就会让我们不由自主掏出书本、埋首其中,就算置身餐车、飞机上电影开演,都无法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当然,乘坐灰狗巴士不在此限;搭灰狗巴士最好不要看书,随时保命比较要紧)。 
  此风自古皆然。譬如:拿破仑在脚用马车上装设书架。在美国铁路萌芽年代,霍桑和狄更斯都曾为文论及许多美国人于旅行中阅读。至于裘利斯•恺撒的嗜书瘾也不轻,为了让爱书不受旅途颠簸之苦,他吃了不少苦头,有一次他在泳池中“一手拿书、另一手举剑”,可惜没有明白指出他是否同时也看书。 
  正牌瘾君子即使运用最低级的交通工具时也会看书。他们不仅比查尔斯•兰姆的自况:“我若没在走路,便在看书”又更往前跨出一步,甚至连走在车水马龙的通衢大街也不忘把脸凑进一本书里头。大名鼎鼎的约翰逊博士长了一双大近视眼,走路的时候总是把书贴着鼻子,“不是屡屡跌进阴沟,就是不时被木桩、石块绊倒。” 
  现今,喜欢在旅行途中阅读并非嗜书瘾君子的专利。相反的,所有人——即便生活最一成不变、最按部就班的技术专家、统计员——凡是乘车搭船,都会自动拿起书来看。只要看到“系紧安全带”指示灯一熄,大家纷纷放下餐台,聚精会神读起书来。其理由不外乎: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既不能谈生意又不能打电脑,总得找点儿事做。那就看书吧。 
  可是他们都看些什么呢?问得好。装上塑胶封皮的机上杂志、紧急逃生步骤、飞机场礼品店陈列得花枝招展、光鲜亮丽的畅销书?没错。他们之所以看书,摆明了正是因为没别的事可干,退而求其次,那种情形就有点像某个自认风雅高尚的家伙,勉强耐住性子看完整场拖曳车特技表演,只因为早先已答应老婆大人要让来访的小舅子玩个尽兴。 
  咱们嗜书瘾君子自然跟那些俗人大不相同。我们总是随身带着一本(甚至好几本)书。我认识一位瘾君子每回都拖着一口大小媲美丰田佳美的旅行箱登机。市面上所有的手提皮箱他根本看不上眼。通常都要靠两名空服员的协助,才能把那口箱子抬进行李柜。接着问题来了:得准备多少书才够用?要到丈母娘(或公婆)家待整整两个礼拜,带两打平装本小说便足以保证全程安神定气吗?要在飞机上头待两三个钟头,光一本书就够了吗?万一飞机飞到一半,喷射引擎出现状况,咱们突然亟想读点别的东西——譬如:《诗篇第二十三篇》(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以下这位瘾君子如此坚忍不拔——遑论临危不乱,当飞机在上空突然引擎着火,必须紧急迫降,她依然一头栽在《魔山》里头,继续阅读最枯燥冗长的前一百页,因为那是她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完成的一件事。) 
  一本书绝对不够。嗜书瘾君子总是恨不得把整间书房带着走。但是这就连带引发另一个麻烦:如何打包。每回一碰到这件事有多么鸡飞狗跳。每回为了旅行前的打包,咱们的配偶们大概会花四个钟头——其中三小时又五十八分钟耗在逐一精心挑选袜子、衬衫、内衣、内裤外裤、短裤长裤、套装西装、皮鞋拖鞋、外套大衣和其他所有你想得到的一大堆男人大人行头。每拿起一件东西,他(或她)都要再三推敲、反复斟酌。简直比国会审理预算更审慎、彻底。然后,最后两分钟想起还有精神食粮,才随随便便扔进一两本书,当作聊胜于无。咱们瘾君子打包的程序正好相反。我们最多花两分钟把所有的衣物塞进旅行箱,然后花三个小时又五十八分钟仔细挑选、过滤该带哪几本书。 
  写字台上的秘密花园 
  嗜书瘾君子最感到头疼的就是工作。可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每天动辄花上六个钟头阅读的派西•雪莱那般惬意。 
  现今整个传播媒体简直串通好了联合起来跟咱们爱书人作对似的。同事们在茶水间、复印机旁逮住我们,嘴里不是劈里啪啦转播昨天本地球队夜间赛事的精彩战况,就是细数昨晚刚播完的最新一集《法网情》的感人情节,要不然就是高谈阔论叫人丈二金刚摸不着脑袋的电脑程式语言。要是咱们不能在言谈中做好份内工作,他们便瞠目结舌,仿佛把我们当作不晓得从哪个银河系跑来的外星人看待。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我们仍可另辟蹊径。这合着就叫做:工作不忘阅读,特别为某些具备敏锐过人的第六感的瘾君子量身设计的把戏。当然,为了确保过程顺利,绝不东窗事发,首要功夫便是把该读的书藏好。兹介绍三款经本人多次测试的工作不忘阅读术,但是,不管哪一种都极可能会危及书籍——遑论咱们的饭碗。 
  1、把书放在桌面上,用杂七杂八的文件掩护。所谓“浑水摸鱼,乘其混乱”。桌面上文件、电脑报表乱糟糟最好撒放到处都是。 
  接着,在一堆乱七八糟之中弄出一方约合书页大小的空隙,把你打算读的书放到洞口下方,阅读的时候只要随时调整上方的文件,要看左页的时候把开口往左边挪一点,想看右页就挪到右边……以此类推。翻页前记得先四下查看附近动静。 
  2、把书本放在办公桌中间抽屉正下方的腿上。使用这个方法,倒不必把桌面搞得天翻地覆,但是你的面前一定要摆几份卷宗、报表才能显得更逼真。每当老板或同事经过你的位子,只需连人带椅往桌子一靠,装出一副忙着加减乘除(或其他随便一件你当时合该忙碌的事情)。千万记住:两只手自始至终都要一直搁在桌面上以免引起旁人疑窦。 
  3、把书本摆在开启状态的中间抽屉里头。这个办法的风险恐怕是三者之中最高的一种,因为接二连三地把身体靠向桌子会发出刺耳的关闭抽屉声响,极有可能引发管理阶层不快甚至查明你到底在干嘛。其他行动注意事项完全比照第二种方法。 
  捧着整叠待印文件(里头夹藏几本书)到复印机前看书也是不错的办法,嘿嘿,反正那儿堆了少说两千页等着送进复印机,手上假装整理文件,眼睛盯着隐藏在凌乱的纸张底下那本书。这个方法之所以如此简单,全拜我国优良商业传统(动辄花两三个钟头耗在复印机前复印数量惊人的文件)之赐。管理阶层根本懒得花工夫瞥你一眼。 
  还有,站在档案柜前看书——再次叮咛:准备两三叠卷宗、电脑报表作为掩护——比窝在小不拉叽、没有人性、却广受各公司普遍遵行采用的办公室小隔间更多了一项地利优势:少了隔板阻碍视线,大老远就能看见老板、同事逼近。因此,屡试不爽——绝对有充分时间让你暗渡陈仓。 
  唉呀呀,以操作电脑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瘾君子,似乎没啥指望工作不忘阅读哩。除非你改用电子书,否则还是认命乖乖干活吧你。 
  摘自《嗜书瘾君子》[美]汤姆•拉伯著  陈建铭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1月版  20.00元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