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50字。
优化语文教学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溧阳市蒋店中学 葛法新
培养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凡事起于思。人的一切行为都源于思维,思维、思想是行为的科学,有了创新思维的这颗种子,才能长出创新的幼苗,开出创新花朵,结出创新的果实。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那么我们在语文学习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能源”,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先决条件和首要问题。只有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发挥,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教师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自身的思维也应具有创造性,并以创新者的身份进入设置的课堂情境,为学生提供敢想、善思的创新学习的良好情境。如在教学《听潮》时,因大多数同学缺乏聆听潮水声的实感,所以一上课我首先用录音机播放伴有涨潮、落潮时潮水声的音乐,学生一下子被这潮水声、音乐声所感染,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就“喜欢何时的大海”进行分组讨论,学生各抒已见。接着和课文比较,教师适时介绍作者鲁彦写作时的一些情况,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作者的思想。可见通过情境的创设,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
二、变换学生角色,激发创新热情
语文教材用无声的文字描绘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我通过学生角色的转换,激活学生创造性地理解、表述教材的热情,使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例如我在教学《桃花源记》时,我从“美”字入手,引导学生变换角色去审美。即每个学生以“渔人”的身份去寻找桃花源的美景,一起合作、探究。然后把自己发现的美告诉大家,与大家一起分享,擅长画画的同学还可以即兴绘画。于是思维的闸门打开了,课堂气氛活跃。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