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60字。
作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山东省昌乐县阿陀镇中学 丛月波 赵翠青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素有“半壁江山”之称,在作文教学中寻找突破口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语文创新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是我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作法:
一、利用“一题多做”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的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在写作教学中,要随时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并帮助学生选好思维发散点,以求得学生在教学的“最近发展区”上尽快发展,让他们的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的层次发散,取得预期的效果。这种能刺激学生发散思维的环境,在作文教学上就是指:“一材多体”、“一事多写”、“一题多做”;就是在作文的“立意、取材、形式”上探求创新、意在启发人灵智,开拓文路,有所收益。立意不同,是人性的体现,能够力避公式化和雷同的不良倾向。取材角度新,实际上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形式新,独辟蹊径,可以多样化反映生活。例如近年来比较流行的“话题作文”这是一题多做的典型范例。话题作文是由某个设置好了的“话题”来引出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带有自己创见、带有自己思想与情感特点的作文。这就为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写作有新意的文章提供了契机。2000年威海市中考作文题以“地球”为话题,要求考生发挥想象,或编故事、叙传说,可介绍说明、展望未来,或针对地球的有关热点展开议论。作为“指挥棒”的中考作文命题这一创新,使作文教学甩掉了包袱,向创新方向迈出了一大步。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也加大了对话题作文训练的力度。像以“压力”为话题进行作文训练,学生的习作精彩纷呈,有写父母、师长关爱自己给自己压力,有写开学、考试的压力,有回忆某一时期自己有压力的原因,有渴望压力,还有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趣谈压力,还有议论压力对人成长的作用,压力与动力的辨证关系的。一扫过去命题作文千篇一律化的立意、取材及表现形式,学生的多角度立意、多方面联想,打破体裁限制的框框,出现了超乎寻常的独特思路,写出了有新意的文章,作文教学出现了学生有话可说的可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