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40个字。
《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课提纲
——东风教育集团第五中学 王晓东
【文本解读】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课文依次采用三种不同的视角,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展示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表现了贝多芬“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在描写过程中,抓住人物特征,特别是肖像描写,将人物的独特气质刻画得淋漓尽致。指导学生阅读这种文质兼美的文章,引导学生与历史名人亲密接触,对于提高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全面了解贝多芬,仅靠课文和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把学习主题定为“走进贝多芬”,采用课内外相结合方式,课外“了解他的故事”,课内“走进他的灵魂”、“感悟他的精神” 。
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文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
三维学习目标整合:
1、体会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人格魅力。
2、学习课文层次分明地展示人物个性的写法。
学习重点:
1.欣赏课文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理解贝多芬独特的精神世界;
2.初步学习抓住人物外貌特征层层深入地展示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
1.抓住人物外貌特征进行描写;
2.理解人物语言的内涵。;
【教学创意】
这节课分两大教学板块,五个教学环节组织实施:
第一教学板块:走进文本,导读课文。试图构建“审美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展示“寻找审美视点——审美视点延伸——审美体验内化”三个基本教学环节。
第二教学板块: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学习外貌描写,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
【教学流程】
一、学生课前准备(略)
二、新课
教学环节之一:寻找审美视点,营造审美氛围;
一节语文课,从什么地方、什么角度切入,往往是一节课成败得失的关键。因此,首先我出示了这样一副对联:
扼命运喉咙谱写英雄壮歌
炼钢铁意志铸就人生辉煌
横批:自强不息
要求学生闭目聆听《命运交响曲》,然后提问:
这幅对联精当地概括了谁的一生?他与这支曲子有何联系?听完这支曲子后,你产生了哪些最直观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