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000字。楹联中的历史
胡健
1.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
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民间联语)
问:上面的对联形象而又深刻地揭露了英国人从事鸦片贸易的罪恶。思考:上联指出鸦片贸易给中国造成了哪方面的危害?
2.苛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近代•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近代•林则徐在虎门查禁鸦片时的自题联)
问:上述对联表现了林则徐怎样的精神境界?
3.八省弁兵丧家狗,满城文武可怜虫。(鸦片战争时期的民间联语)
该联反映鸦片战争时期什么实质问题?
4.六载固今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见面如生。(林则徐题淮安关天培祠联)
问:该联谴责谁?赞颂谁?
5.红鬼、白鬼、黑鬼,俱由内鬼;
将军、制军、抚军,总是逃军。(民间联语)
问:该联反映了怎样的一段史实?
6.暂借荆山栖彩凤,聊将紫水活蛟龙。(太平天国领袖冯云山)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太平天国领袖石达开题剃头铺联)
问:上述两联展示了太平天国领袖冯云山、石达开怎样的抱负?
7.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
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问:这副对联的作者站在什么立场上?讽刺什么事情?
8.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书万卷,神交古人。(近代•左宗棠自题联)
问:此联是左宗棠15岁时所写,体现了其怎样的抱负?
9.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左宗棠自题联)
问:你能说出对联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吗?“经济”两字为何意?你同意左宗棠的自我评价吗?
10.提挈自西东,帕首靴刀,十年戎马书生老;
指挥定中外,塞霜边刀,万里寒鸦相国祠。(乌鲁木齐左宗棠祠联)
问:该联表彰了左宗棠哪方面的功绩?
答案提示及参考要点
1.危害:使人民的生活日益穷困。
2.前联的意思是,如果有利于国家就用生命去换取,岂能因为灾祸就避开或由于有利就驱前呢?表现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惜个人一切的精神境界。后联是作者对自己,也是对同僚的勉励。它揭示了成功的两大要素:宽容才能发现别人积极的一面,公正才能做到刚毅。该联反映了林则徐查禁鸦片的坚定信心和为人处世的准则,含有丰富的哲学内涵。
3.奕山在广东战败投降,民间传出此联,该联反映出清朝的军队已丧失战斗力,统治者腐朽无能。
4.上联对琦善等投降派坏我“长城”进行鞭挞,下联是对关天培及同时牺牲的爱国将领麦廷章“双忠”表示钦佩和悼念。“坎壈”,困顿,不得志,此处指为国牺牲。“异类”指英国侵略军。虎门战役中,关天培英勇不屈,誓死抵抗,最终牺牲在炮台上,英国侵略军也十分敬佩这种精神。虎门之战后,英军送还关天培和其他阵亡将士的遗体。
5.鸦片战争期间,由于投降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