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00字。
论“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李瑞屏
摘 要:
关于一堂好课的看法有不少,教师实现了自己预定的教学目标,不管课堂多么的沉闷,目标实现了就是好课?教师采用了多媒体,而且课件还做得图文并茂,动画、声音齐备?学生在课堂上又是唱又是演,整个课堂热闹无比?……在我看来这些都未必可称得上好课。对此的分析并提也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我认为有以下三点:一、“好课堂”的学习氛围是催人奋进的;二、“好课堂”是发人深省的;三、好课堂应是从文本出发的。从这三个方面论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好课的评价标准 催人奋进 发人深省 从文本出发
做为一名刚上任两年的中学语文教师,在各种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的杂志和网站上阅读过不少有关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也产生了一些思想火花。
如何定义“一堂好课”?教师实现了自己预定的教学目标,不管课堂多么的沉闷,目标实现了就是好课?教师采用了多媒体,而且课件还做得图文并茂,动画、声音齐备?学生在课堂上又是唱又是演,整个课堂热闹无比?……在我看来这些都未必可称得上好课。
语文学习是一个师与文本对话,生与文本对话,师与生对话的过程。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制定教学目标,使课文学习有纲可依,这本无可厚非,但语文教学是一个三方活动的过程,实现了师与文本的对话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而且这样的教师满堂讲只会让学生更加望“文”生畏。
“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已成为评价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标准。多媒体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对语文的冷淡表现有一定的缓和作用,但它不可能决定一堂课好与坏,因为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语文教师应该以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热情,用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传达自身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如果老师被多媒体软、硬件所取代,师生的感情交流就无从谈起。
许多人会以“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情况”来评价一堂课,这也无可厚非。可是“学生的反映情况”是怎样一个定义?把小说的内容改篇成为剧本然后演绎,如果是这样还得佩服学生的作文能力,可是有的学生却把一篇名篇改成为闹剧,搞得哄堂大笑,而有的老师竟也美其名曰:这节课学生的反映很好,整节课学生都很兴奋。又如高一某教师用现代庭审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法官、原告、被告,教读《诗经》中的《氓》,让课堂变成法庭,几个学生一番表演,谴责负心男子,判原被告离婚。课堂好不热闹,但结果是学生脱离文本,除了一点庭审的知识,就没什么了。
在我看来,一堂好语文课有如下几点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