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370字。
邢小雷高考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一线通: 修辞仿写
山西省阳城一中 邢小雷
本人吐血编创2008高考应考秘笈。本考点分四个部分阐释:
一、领先起跑线(基础知识)
二、捷径金手指(应考秘笈)
三、高考加油站(备考粮仓)
四、冲刺助推器(牛刀小试)
在四个部分中,对大多备考资料都作过详尽介绍的“基础知识”只作极其简略的提示,而将重点放在了“应考秘笈”的指点和详解上,这部分内容是本人和国内语文同仁教学经验的结晶,是金牌语文教练高考致胜的法宝。“备考粮仓”部分以附录形式提供高考必须掌握而且行之有效的易考点易错点。“牛刀小试”部分结合前三部分的讲解拟出少量具有指导性、纠错性、预测性的精品题目,供学生巩固提高。
拥有《一线通》,高考路畅通。用好《一线通》,名牌路路通。
第九考点 修辞仿写
领先起跑线(基础知识)
修辞方法的基本常识
辞格,又叫辞式,语格、修辞格、修辞方式。他是逐步固定下来的具有动人的表达效果的语辞优化模式。它属于积极修辞范畴。在《考试说明》中规定了八种常见修辞方法,他们是: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正确运用这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是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要求,同时,这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也是高考多次考查的知识点。因此,我们要认真地学习,熟练地掌握。以便于能正确地运用到语言活动当中。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由比喻的概念和结构中,我们可以知道,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有以下两种: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1同类比较。例如:他的性格很像母亲。
2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3表示想像。例如:每当我看到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4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5词的比喻义不是比喻。例如:这种想法太机械了。
以上几种情况,都不能构成比喻。在学习中应认真加以分辨。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试题第7题,就是从这个方面命题的。
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